137、 易后(1/6)
终于,公元41年10月,也就是刘秀登基1年后,他经过长时间反复的思考,加之各种政治势力、特别是南阳集团与河北集团经过反复较量,皇后易人的工作终于被摆上桌面。[书库][].[4][].[]
一天,刘秀亲自向朝廷核心成员(三公)下达诏书,历数郭圣通皇后的罪行,宣布由阴丽华代替郭晋封为皇后。
这个诏书很重要,既是更换皇后的件,也鲜明表达了刘秀的政治主张和审美取向。
这个诏书后来虽然有多种译法,但都不及原精彩。
我推测,诏书原很可能是刘秀本人口述、工作人员记录制发的,因为在废立皇后这样的问题上,没有任何人能够像诏书里这样,把深邃的谋略、惊人的胆识和精妙的采有机地结合起来。
那大家还是看原吧:
“皇后怀执怨怼,数违教令,不能抚循它子,训长异室。宫闱之内,若见鹰鹯。既无关雎之德,而有吕、霍之风,岂可托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宗正吉持节,其
上皇后玺绶。阴贵人乡里良家,归自微贱。‘自我不见,于今三年。’宜奉宗庙,为天下母。主者详案旧典,时上尊号。异常之事,非国休福,不得上寿称庆。特颁诏以闻。”
在这里,我们想解释两个情况,也是提醒大家注意。
刘秀郭像吕后、霍光家族一样,实际上是面向全国公开家庭矛盾,是公开地、明显地把家庭问题国家化、把夫妻问题政治化。
按照刘秀的为人,不是被逼到一定的份儿上、不是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断然不会这么干的。
还有,刘秀这儿的“自我不见,于今三年”,是引用的《诗经》里表白爱情的句子,他的采和对阴丽华的爱恋跃然于诏书。
在国家最高级别的正式件里表达对老婆的宠爱,在刘秀也是很另类的做派。
诏书一下达,朝廷高级干部们个个惊愕,摸不着头脑。
但这事儿太大,谁也不敢乱表态。
(诏既颁发,群臣相互错愕,莫敢发言。)
同样因为这事儿太大,我们不妨替群臣提几个问题。
问题是请问刘秀同志的。
问题一,在上述诏书里,你明确阐述了废郭的原因:她缺少谦恭之德,像前朝霍光、吕后家族那样专横跋扈,无法向她委以重任。
那么,请问,郭女士为什么那样厉害?除了性格因素,还有其他原因吗,比如,她背后有强大的河北集团的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刘秀君临天下】最新更新章节〖137、 易后〗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49/49367/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