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3/6)
自将董允送到船上,在船舱内,糜旸取出一封怀中的上书,让董允转交给刘备。>
并特地言明这封是密奏。>
密奏不是后世某些朝代的独创,早在两汉时期,就有一些大臣向君主呈上私密奏言的先例。>
而之所以被称为密奏,乃是这些奏表大多不发往尚书台,而是通过特殊渠道直接上奏给君主。>
其中一个特殊渠道便是交给君主身旁的侍郎,让他们转呈。>
本来糜旸想的是将这封密奏发往成都,让他的伯父糜竺转交给刘备。>
但现在董允到来,董允的品德还是信得过的。>
凡臣下有密奏上陈君主,无一不是要紧的事,所以董允很认真的收下糜旸给他的上书。>
随后在糜旸的礼送下,载着董允的船只缓缓离开了西城。>
在船只渐渐远离西城的同时,董允走出船舱。>
他看着城头上那早已风干的上百颗头颅,及西城外忙碌的一众修建房屋的民众士卒,他的眼中浮现若有所思之色。>
希望下次来西城时,他能看到不一样的风貌。>
...>
在董允离去之后,糜旸回到了西城之中。>
从方才董允的叙说中,他大概了解了如今成都中的劝进态势。>
在自己的上书中,他不仅言明曹丕篡汉的事实,他还点出北方正在流传着刘协被害的消息。>
其实在吕乂一开始写给他的奏报中,并没有体现这一点,这一点是糜旸自己加上的。>
糜旸这么做的目的,在于他要促进刘备提早称帝。>
糜旸是穿越者,他了解历史上刘备称帝的过程。>
在历史上曹丕于今年十月篡汉自立后,刘备于第二年四月才正式称帝。>
蜀中与外界的交流在诸葛亮主政益州后,已经改善许多。>
曹丕篡汉称帝的确切消息,最多不过一个月就会传到刘备耳中,但是他为何要将近半年之后才称帝呢?>
因为在那将近半年的时间里,刘备可能一直在派人探查一个流言的真实性。>
历史上在曹丕篡位之后,刘协被曹丕所害的流言就已经开始在北方流传。>
这个流言有多真呢?>
《魏略》记载:“初,则(苏则)在金城,闻汉帝禅位,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217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