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2/6)
何况糜旸的嫂嫂,按照关系算是董和的族姐,所以糜旸与董和之间算半个亲戚。>
董允为人性格正直,是非分明,这样性格的人,他对于品格优良的人是有着偏爱的。>
糜旸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但他并没有居功自傲,反而对于同辈亦或是长辈,一直很是谦逊。>
更重要的是,董允曾多次从董和口中听过,诸葛亮夸赞糜旸仁孝聪慧之语,对于诸葛亮的眼光董允是信任的。>
所以尽管往日中董允与糜旸交情不深,但他对糜旸的感官不错。>
在糜旸问起董允成都城中的近况之后,董允亦知无不言,主要告知了糜旸两件事。>
一件事就是之前,糜旸擅自捉拿列侯申耽引起非议一事。>
不过这件事在糜旸有着坚定盟友的情况下,虽然舆论上沸沸扬扬,但实际上对糜旸并没有造成太坏的影响。>
当时董允亦是为糜旸辩解的一员。>
第二件事就是之前成都城中的群臣劝进一事。>
在董允的叙说中,糜旸大致了解了那日在广德殿中发生的事。>
而这一切都不出糜旸所料。>
虽然糜旸在成都城中亦有着很多消息渠道,但是兼听则明,从不同人口中了解成都城中的近况,有利于糜旸分析局势。>
现在的糜旸虽然如之前在公安一般,乃是一地的主将。>
但是当初公安被十万吴军团团围困,像是孤悬海外的一个岛屿。>
汉兴郡与公安不同,汉兴郡的邻侧、后方俱是己方阵营所在地,交通顺畅。>
而糜旸现在亦正式进入世人的眼中,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时刻了解成都朝中大事就是很重要的事。>
在古代,政治大于一切。>
在回答糜旸的询问之后,董允已经有离去之意。>
糜旸见天色不早本有意留下董允,但董允虽对糜旸感官不错,还是以公事为重的人。>
刘备拒绝群臣劝进的那句话,早已经传遍成都城中。>
而关于糜旸是否收到,刘备让他认真探查刘协安危一事,成都中的各位大臣亦十分关注。>
在这样的情况下,董允想着早日回成都回禀此事。>
糜旸知道董允着急离去的原因是什么,所以他也没有多加挽留。>
糜旸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一十七章 糜旸密奏 君王三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217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