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八章 张爱玲的“半生缘”的记忆(3/5)

候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见到沈世均,要把这些事全告诉他,也曾经屡次在梦中告诉他过,做到那样的梦,每回都哭醒了,醒来还是呜呜咽咽的流眼泪现在她真的在这儿讲给他听了,却是用最平淡的口吻,因为已经是那么些年的事情了”

沈世均默默地听着

还有沈世均的妻子翠芝在当年对叔惠的初恋,翠芝有着夭折的粉红色少女的初恋因为她不了解叔惠,只看见叔惠的面孔英楷谈吐潇洒,才会一直对叔惠念念不忘――至少是在心底‘几年后叔惠回到上海,惊破了翠芝坐在凝固的时光里心事全无做着少奶奶的日子翠芝蓦然发现自己原来也爱过,震惊地几乎失态

只是为了叔惠要来,翠芝又打地板又搬家具,亲自出马去买洋酒火腿,几乎都不能控制自己‖一边冷眼观的读者都暗暗为翠芝的,的她做得实在太露骨了奇怪做丈夫的沈世均却反而浑然不觉――细细回过头一想,你会觉得心间一冷:原来沈世均从来不曾留意过翠芝,他们是同一张床上睡了几十年的异梦人¢里写到他们的日子,满是疙疙瘩瘩的小噜苏,可是他们很难吵得起来大概因为即使是吵架罢,也还需要一点火星的而他们俩却是真正的相敬如冰

《半生缘》书中处处有对人生无奈的讽刺与苦笑:人人想方设法去争夺眼前的金苹果,费尽心手摘到手才发现全不如自己的想像;一个费尽心机得到的人后来却觉得她索然无味,就像一碗素虾仁;……多少纷乱的追求与肥皂泡沫般的幻灭,拼凑起来大概就是人生悲哀的故事里满含着作者小小的讽刺,我们仿佛能够听见这位孤零身世的旷世才女冷仃仃的一力声

张爱玲此时的笔风,已从前期的绚丽五彩灵光四射变得渐趋平淡洗尽铅华的略带感伤的笔调,正好用来缓缓叙述这一场漫长的不了情

这本小说1951年完稿时名叫《十八春》,后来张爱玲在照顾赖雅期间进行改写,删掉了略带政治色彩的结尾,改名为《半生缘》有人说《半生缘》是承继了张爱玲小说题目一贯的风格及缤纷绮丽的古典美,但《十八春》却似乎更适合于这篇小说,十八春,无数个春天呵!吹面不含杨柳风,又带着一丝丝时光不再的惆怅,就像这个半生缘漫长的故事

30年代散文《画梦录》的作者何其芳小说《家》的作者巴金,60年代未完成小说《霜叶红于二月花》的作者一代文豪矛盾先生,他们谁不是在向往《红楼梦》呢,但又有谁得到了这部伟大的书的精髓呢?何其芳没有,巴金没有,矛盾先生同样没有他们看到的学到的只是技法,而修改旧作时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八章 张爱玲的“半生缘”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87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