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张爱玲的“绿色母亲”的记忆(4/5)
气息,就是母亲给自己的最后的拥抱
她一直都是孤独的,然而从这一天起,她是名副其实的孤儿了
赖雅躲在门后面,偷看着他的妻子,为了她的哀伤与柔弱而衷心痛惜着然而他知道,她需要发泄,需要独处,他不可以打扰她与她母亲最后的相处
赖雅曾经听张爱玲说过,她的母亲的母亲去世时,她母亲与孪生兄弟(张爱玲的唯一的舅舅)分家,分到的都是古董后来,她漂洋过海,虽然也尝试做过许多工作,然而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却一直都是靠卖古董为生
母亲长年旅居国外年在马来西亚买了一铁箱绿色的蛇皮,预备做皮包皮鞋;珍珠港事件后逃难到过印度,曾经做过印尼前总统尼赫鲁两个姐姐的秘书;1948年在马来西亚侨校还教过半年书母亲最后定居伦敦年在英国最落魄的时候,她还下工厂做女工制皮包然而,她的一切努力,似乎都没有特别好的结果她的主要收入来源还是靠变卖她从中国带出来的几只衣箱中的古董
真的没有想到,母亲卖了一辈子古董,竟然还能余下一箱子给女儿,可见母亲一直是苦苦挣扎着,想要自力更生的母亲也一直在挣扎地追求着爱情,然而也同样没有好的结局母亲的一生,真的是孤独而又沧桑
如今,她把余下的古董留给了女儿,母亲的孤独与沧桑呢?是否也随着这只箱子一起遗传给了女儿??
自从母亲去世,张爱玲大病了一超萎靡了两个多月才有勇气整理母亲的遗物(也有的张学专家认为,黄逸梵似乎十分消女儿能够前去陪伴,至少也是去见一面但因经济拮据的张爱玲没有前去的另一个原因是她对母亲的感情还没有强烈到竭尽钱财跋涉千里去看望母亲的程度)母亲的去世,使张爱玲联想到,如果自己有那么一天,她连托付遗产并让对方记住自己的人可能一个也没有她将注定要独自走完自己的后半生
这箱遗产被张爱玲夫妇称之为“宝藏”,因为他们的生活太拮据了,这至少在心理上缓解了张爱玲夫妇的压力♀箱古董对于经济上捉襟见肘的他们夫妻来说,无疑是发了一笔横财
事实也证明这一箱“宝藏”确实解了他们不少燃眉之急后来他们也逐渐不时陆续地变卖了这些古董贴补家用≈头着实宽松了一段时间爱玲先卖掉一部分古董得到450美元,后来又卖掉一些,几乎可以与张爱玲的稿费相当,可见这些“宝藏”的价值爱玲每卖掉一件古董,心里都会有一阵剧痛毕竟,这是母亲留给她的唯一的东西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张爱玲创作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五七章 张爱玲的“绿色母亲”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66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