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再见了 祖国(2/5)
彻底,因为她对人生有着太基本的爱好,她不能发展到刻骨的讽刺”
她深谙每一颗可笑的心背后的可怜,所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就是张爱玲对人生的阴暗的悲观的调侃的透彻的深刻的看法
人生是因为懂得太透,因而是没有罗曼蒂克的,对于什么都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张爱玲看得阴暗悲观透彻深刻,所以,张爱玲只好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离开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1952年7月,张爱玲离开了自己热爱的上海她对上海的新秩序新空气确是感到惧疑不安,但是对于上海,她的感受是复杂的
她讽刺上海人,但更喜欢上海人,她曾在自己的文章里这样深刻地描绘过上海人:“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浑水摸鱼,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张爱玲还是如此地热爱着上海的气味与情调,比如,在临别上海后,在自己的文章里这样怀念着上海:
“隔壁的西洋茶室店每晚机器轧轧轧的声响,灯火辉煌的制造着糕饼糖果鸡蛋与香精的味道,氤氲至整个白天和黑夜,久久不散”;
“而招人喜爱的‘牛肉庄‘,永远雪白干净”;
还有隔壁“瓷砖墙上丁字式贴着‘汤肉xxx元,腓力xxx元’的深桃红色纸条屋顶上,球形的大白灯上罩着防空的黑布套,衬着大红里子,明朗的很白外套的伙计们个个都是红润肥胖,笑嘻嘻地悄然出走的,他们店的茄子特别大,他们店的洋葱特别香,他们店的猪特别的该杀”
现在,这一切不但遥远,而且也将永远地成为过去它们载着她忧伤而温暖的回忆,纷纷地向后退去
张爱玲的这次出国的目的地是香港,她是以向香港大学申请复学的名义出境的年代初,尽管国家对处境审查并不像后来那样严格,尽管张爱玲比较容易地获得批准但是,她自己的心里还是老紧张的时时的自己生怕被扣
她从上海乘车到达广州,又从广州乘火车经过深圳转入香港☆圳的罗湖桥海关是她此次出走最后需要接受检查的一个关口,她不由得还是很紧张,她和一大群等待检查的中国人挤在桥头的栅栏旁,焦急地等待着
当时,罗湖桥头的海关检查站还很简陋,只是一个木制的板房,附近什么也没有,连一棵遮阴的树都没有检查得很是认真缓慢,张爱玲他们站在烈日下暴晒,一晒就是一个多小时,守在桥这边的一位解放军战士,穿着一件皱巴巴胖鼓鼓的制服,看样子是北方农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三七章 再见了 祖国〗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46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