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七章 张爱玲的“梁迷”的记忆(1/5)
《十八春》一经刊出,立即在上海引出一大批“梁迷”,其情形颇和当年上海滩处处可见的“张迷”相仿佛不少读者天天抢读《亦报》,都是想欲知《十八春》的男女主人公后事如何,并与小说中的人物悲喜同戚
《十八春》走进文学大世界的时候,当时的背景中大多是类似揭露社会弊病的作品,一个大作家渗透人心的破析与作家人生的经历功力绝非人人可企及顾曼桢的悲剧深深地牵动着千万读者的心,牵动着千万读者的感情,引起了许多连张爱玲也始料未及的轶闻
当连载到顾曼桢被姐夫祝鸿才奸污,一位胖太太忍不住了,把报纸愤然地摔到桌上,大叫“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声称要找梁京,说,“恨不得两个耳刮子打到梁京的脸上!”当着别人的面,这位胖太太愤慨地说:“梁京不应该把这样悲惨残酷丑恶的事体来博得读者的感动”这位胖太太读者说她不知道顾曼桢以后怎样活下去,说着说着,呜呜大哭起来
在小说连载期间,许多读者即同情又愤慨,认为非把这对狗男女枪毙不可,于是纷纷写信给“梁京”,请她笔下超生,让顾曼桢的悲剧停止
这部小说在上海的《亦报》连载完毕以后,还有过这么一段轶闻:
那一日,恰是上海的夏季,张爱玲坐在家中,品着牛奶红茶,翻看小报,这时公寓的管理人员敲门报告,说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要找她
张爱玲此时还是与姑姑住在一起,搬到繁华的南京路附近的长江公寓里,很少有熟人知道爱玲与外界几乎没有什么往来,正卦惊诧
原来《十八春》刊出后,一个年轻的女人从报社打听到化名“梁京”就是张爱玲,打听到张爱玲的地址,找到她住的卡尔登公寓(现长江公寓)的住址,找到她家的门以后,倚在她的门前痛哭,说她就是小说里的顾曼桢,正是一个爱情遭遇同顾曼桢一模一样的人,想来见见她
这时的张爱玲看见一个面目清秀而神情憔悴的女子已经倚在门口潆潆而哭怎么问,她也不肯说,张爱玲吓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只得由她姑姑出来劝说解围
这当然是巧合,张爱玲不是一个“客观之诗人”,因此她的阅世并不多,作为一个主观的作者,她虽不阅世,却一样地能够通过想象,并加上自己的一段经历而达到与现实“逼肖”的真实程度因此,当《亦报》报社组织的“与梁京谈《十八春》”讨论会召开时,张爱玲在会上表示:读者对其作品的关心,感到既高兴又恐惧并且畅谈了她在《十八春》中塑造主人公的意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七章 张爱玲的“梁迷”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