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五章 张爱玲的“梁京”的记忆(4/5)
(现在叫长江公寓离我现在的家只有百米左右)长江公寓是一幢大型的英国风格的房子,高低错落有致,有四扇摇门铰链式电梯,还有中央花园公寓等级森严,设有四个楼梯,供不同层次的人进去与张爱玲以前住的地方一样,在公寓的顶层,也有一个视野开阔的大阳台公寓附近,就是著名的南京路和跑马总会,步行过去5分钟左右是福州路,旧称“四马路”♀里曾有很多高档的饭馆书店戏院,还有妓院即便在今天,这个地方也仍有独特的魅力――这就是张爱玲一向迷醉的大都会的高雅豪华的街市
自从张爱玲与姑姑于1950年搬入黄河路上的卡尔登公寓301室后,生活略为安定了,加之龚之方与唐大郎登门请求约稿,这才又重新提起笔来的张爱玲又重新进入写作状态
从1948年开始张爱玲就在构思创作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十八春》为了写好《十八春》,张爱玲还请姑姑替她在同事们中间打听一下,是否认识印刷厂的熟人,好介绍她去了解一下排字工人的生活,以便在塑造工人形象时能更真实些♀就是张爱玲对创作的态度…..
《十八春》是张爱玲第一部完整的长篇小说,此时,时代的急剧变化使张爱玲从心底深处感到了一种期待,她向来是对现有的社会持否定态度的,只是她不知时代是在往哪个方面转化而在她的个人经历上,历经了感情上的波折,又由大红大紫到备受怀疑诽谤,她对世事对人情对社会的发展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层平实的参与意识她有时间有精力有能力从容不迫地去完成她的夙愿,创作出具有轰动效果的通俗小说来
《十八春》是一个使人读来仍感苍凉无比的爱情悲剧故事虽然在时代氛围的渲染上,作者明显做了努力,并使小说也平添了一份平易的亲切但故事中渗透的那种人生多舛,命运莫测的人生的悲哀,却在淡淡的情节发展中越来越动人心魄,即便结局明显地有作者人为加上的亮色,亦不过是一抹含泪的微笑,那抹亮色亦不过是透过泪帘朦朦胧胧的远山风景画模糊而不真切
和着大众命运的节律,在新中国黎明的前夕她写了预示着光明的长篇小说《十八春》,又在新中国的诞生啼叫声中写了证明光明到来的中篇小说《小艾》♀两部小说用的都是笔名“梁京”
光明是确然存在的,对于1949年前后这场全国沸腾的社会革命,连美国学者费正清也在脚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这样论道:
“前仆后继的中国精英们为解决从满清时代遗留下来的国内问题和回答工业西方一个世纪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五章 张爱玲的“梁京”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34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