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二四章 张爱玲的“左翼文学”的记忆(4/5)

安感,这个仕女好奇地窥探着现代人♀个仕女就是张爱玲,这个仕女就是黯然坐着回忆过去的没落小姐,而窗外又有更年轻更盛气更跋扈的现代女人又在孜孜地窥探着她

张爱玲憎恶这种被打量被评价被审判的悲剧人生,她一生都竭力摆脱旧家庭没落的梦魇故而,张爱玲一直努力靠近最日常的百姓感情,她一直渴望书写和生活最近距离靠在一起的大众的哀乐人生

张爱玲对于文坛上的左翼作风,她向来抱有自己的不满看法,她自己说:“自从一九三几年起看书,就感到左派的压力,虽然本能的起反感,而且像一切潮流一样,我永远是在外面的,但是我知道它的影响不止于像西方左派只限于那个年代”她的预感无疑是极其正确的,但是有必要就她对左派的看法多解释几句

左派及左翼文学并无什么不好,30至40年代的绝大多数进步作家,如鲁迅萧红矛盾郭沫若田汉洪深,都算是左翼人士,即便巴金老舍曹禺等大家,也都是有亲左倾向思想转“左”不仅仅是一时潮流所向,亦是黑暗年代人们寻求解放寻求真理的心理使然而张爱玲对左派“本能的起反感”则大有深意在,其中原因可能是文坛上流行的左翼作品,如蒋光慈的“革命+恋爱”的普罗小说郭沫若的一些革命诗歌,依张爱玲眼光看来,大约在水准线以下,看了难免要倒胃口,连40年代大作家沈从文都批评过左派文学的“抗战八股”,何况锦心绣口唯美至上的张爱玲呢,她对之鄙爆不以为然更是自然的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她敏感地觉察到左翼文学的立场作风情感态度与她格格不入◇翼文学关心的都是底层社会里的不幸人生,或是被撵出门的祥林嫂,或是一辈子都没挣上自己的车子的骆驼祥子,或是工厂里骨瘦如柴的包身工,或是铤而走险的短裤党,这些都与她惯踌悉的表现的人物及生活相差太大

《倾城之恋》的主角――风流机诈范柳原;《红玫瑰与白玫瑰》的主角――在红白玫瑰之间如沐春风的佟振保;《金锁记》里的主角――败家公子姜季泽;《沉香屑?第一香炉》里的主角――年轻时候用青春去卖钱老了又用钱去买青春的梁太太等,这些人物与祥林嫂骆驼祥子之类自然不能相容再者,张爱玲尽管对她所描绘的洋场世界竭尽嘲讽之能事,但在根底里她又是对她的各色人物充满欣赏,什么宁波少奶奶上寒三点小姑娘绍兴师爷白胖热闹的女学生交际场中那些满头满脸活泼的太太,这些人参合混在一起,早就填满了世界的喧哗热闹,造就了小市民生气勃勃的智慧

而在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二四章 张爱玲的“左翼文学”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33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