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六章学堂(4/6)

堂上,你要说自己是诸葛家的后人,皇帝都保不齐高看你一眼。

而要是秦桧是自己祖宗,自己都说不出口,生怕影响到了仕途。

老子英雄,儿好汉,在世人的认知中,这是颠不破的道理。

这也难怪明初,有人提议给朱元璋找朱熹为祖宗了。

而那些穷人,保持着好祖宗,自然是能获利匪浅了。

出头之日且不提,许多前来联谱的人,基本上都是有出息的,只要稍微照顾一番,家族起飞只是等闲。

就算是穷人,也会想方设法的给自己攀附一个好祖宗。

所以到了后世,几乎所有人都是名人贵族之后,就是这般缘故。

此时的祠堂,平日里就成了学堂,这也是许多村庄的常事,二十几个孩童在读书,但一个个抓耳挠腮,显然知道今天械斗的事。

唯独教书先生却冷静的很,他见识多了,平静的朗读着书本。

祠堂,私塾,两者合一。

从庙堂到最底层的村落,官员去不了的地方,儒学反而游刃有余。

读书人在哪里都会受到尊敬。

辽王一行人来到,并未打扰,只是临窗而望。

教书先生看到这群贵公子,连忙过来问候。

辽王则询问起了教书情况。

“启蒙的,一般是三字经,百家姓,或者千字文,再之后则是论语,孟子等。”

教书先生轻声道:“等到学识深了,就会读大学,中庸,春秋等,朱子批注的四书五经授完,就能出师了。”

“若是勤快点,十五六岁则粗识,可以教授一些;懒散的,二十来岁也是寻常。”

“只要家里束脩不断,能负担得起,我还是会继续教的。”

“这与之前未变吗?”辽王不解道:“我听说,乡试可不考这些了。”

“我知道。”教书先生叹了口气,但还是略带轻松:“但如今童子试还是考八股,样式未变,看样子也不会再变,我等还能吃上一口饭来。”

“至于乡试,等到他们考中秀才,自然就会有余力购买他书,也用不着我为他们操心了。”

“这倒是。”

辽王点点头。

他投目而望,十来张桌子,无论桌椅都是长条状,一排放两个,如果坐上,三四十个也是寻常。

这群孩子中,有六七岁刚启蒙的,也有十二三岁的少年,十五六岁的则无了。

“我是村里请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世祖】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六章学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19/219738/1081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