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扒皮机和木匣子(2/3)

并没有的脱粒。

玉米扒皮机没有什么太高的技术含量,一台电动机,一个框架,一套扒皮机构,一个叫压送器的东西外加一些弹簧几乎就是它全部的家当。

这些部件里电动机是最值钱的东西了,虽然只是小功率的电动机,但它最低也得花去三十到四十块钱。

几乎占去了万峰预算的一半儿。

电动机和框架这都好办,东北的城市不管大小就有一点优势,就是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很多工厂凑合着能生产出很多工业产品,国家第一工业基地的名字不是白叫的。

像电动机这种在当时算是高端的产品红崖县电机厂就有生产,甚至勇士公社的机械厂也生产一些小功率的电动机。

既然这机器叫扒皮机当然关键的地方就是扒皮机构了。

扒皮机构的主要部件是两根滚筒,分别叫破皮输送棍和橡胶剥皮棍,破皮输送棍上有破壳齿。

破皮输送棍为全金属辊筒,剥皮棍则是金属轴外套橡胶齿套。

工作原理是当带皮玉米进入扒皮部位时,破皮输送棍上的破壳齿把玉米的苞衣抓破,接着玉米棒被相对旋转的输送棍和剥皮棍夹紧移动把苞衣从玉米棒上扯掉,从而达到扒皮的目的,然后被扒皮的玉米棒从出料口排出,苞衣则从另一个口排出。

扒皮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籽疗损率在百分之一上下。

全金属破皮棍可以让工厂加工,一般的车工就能完成。

而橡胶棍也不难找,红崖县就有胶辊厂,挑一种合乎规格的就可以。

上一世这种扒皮机脱粒机五花八门,万峰总计摆弄了不下十种样式的扒皮机,眼下他的烦恼就是回忆出其中设计最合理造价最低廉最耐用的一款。

经过一节半课的回忆,他终于记起了一款重量只有六七十斤的扒皮机,记得这是一个可以同时进两穗玉米的机器,非常的耐用而且还高效,好像当时是一个在家种田的农业大学生发明的。

于是万峰按照记忆在纸上把这台机器的外观画出了出来。

他也很想把它的内部构造以及部件视图画出来,但是这就有点难为他了。

只怪高中时机械制图没好好学,让他画个简单物件的视图没问题,但复杂一点的他就抓瞎了。

这个就得去找肖德祥了,正好让他加工几副轮椅架子出来。

放学的铃声响起后,万峰背着书包就跑出了教室,连江军在后面喊也没搭理。

一溜烟跑到了木匠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八十年代新农民】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六章 扒皮机和木匣子〗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86/86973/24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