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2/4)

时空的辛亥革命前,汉阳铁厂己有炼铁炉3座,炼钢炉6座,约年产生铁8万吨,钢近4万吨,钢轨2万余吨。这个产量记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前,均未能被打破。而做为汉阳铁厂配套的汉阳兵工厂,则一直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近代,现代前期历史,其1896年开始生产的汉阳造88式步枪,一直到1944年才停产,总产量约在1o8万支以上,是抗战时期中**队用量最大的枪支型号。因此尽管张之洞的官职、权势、功绩、历史地位、影响力都不及同时代的李鸿章,但在开创中国近代重工业这一块,却要远胜过李鸿章的,虽然李鸿章也创办了不少近代企业,但在重工业方面却毫无建树。因此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也就成为张之洞最大的政绩和政治资本。

不过由于张之洞本人眼高手低、虚华浮夸,豪放有余,踏实不足,而且崇尚虚名,好大喜功,其创办的汉阳钢铁厂、枪炮厂、织造厂均因管理不力而贪污盛行,连年亏空,最终张不得不将自己曾引以为荣的汉阳铁厂,交给了李的门下盛宣怀经营,最终甚致沦落到靠卖铁矿石维持,到是兵工厂因为有朝廷军队的订单,才得以免力维持。

现在汉阳铁厂虽然还沒有沦落到难以为继的地方,但由于耗资巨大,产能不足,产品质量也不佳,己有数年入不敷出,因此张之洞在创办汉阳铁厂的同时,又创办了湖北织布局,而且还吸纳了相当的民间资本,一方面是展民族工业,与洋商竞争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用湖北织布局的收入,来补贴汉阳铁厂的生产。这么看来,自己向张之洞购买武器,其实是张之洞正需要的创收。

其实秦铮还不知道,现在张之洞面临着十分严重的资金缺口,虽然由于东南互保的形成,使中国南方受到庚子国变的冲击较小,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受到影响,毕竟北方一直以来都是南方商品的一个重要市场,北方一乱,南方的商品也就失去了相当一部份市场,自然是大受影响的。

先是湖北织布局的销售量大减,而且朝廷动荡,兵工厂生产的武器也沒有订单,收入自然大减。更是让张之洞雪上加霜的是,清廷逃到西安之后,张之洞还送去了3ooo支汉阳造88式步枪,保卫朝廷,不仅没收分纹,连运费都是张之洞自己贴的。而且和李鸿章身家万贯不同,张之洞为官清廉,家无余财,自然拿不出钱来补贴汉阳铁厂的生产,如果再沒有收入来源,汉阳铁厂最多只能维持2个月就要停产了,因此张之洞已经开始和日本商人商谈出售铁矿石的交易,以維持汉阳铁厂的生产。而现在穿越者向张之洞购买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横扫晚清的无敌舰队】最新更新章节〖第四六一章 武昌之行(二)〗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61/61642/46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