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九章龙争虎斗(2/4)

率领义军先后占据山西、河南、湖广、四川,又攻陷风阳,崇祯末在西安称王。

李自成别出心裁,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发动全国农民跟着自己一同反对朝廷编了个口号。

口号在老百姓当中广为流传,口号的是:“吃汝娘,着汝娘,吃着不尽有闯王;不当差,不纳粮”。

现在干点啥都必须有口号,也叫造舆论造声势,同时也为自己打个免费广告。更可见李自成得以建立大顺政权,是以广大群众的拥护为基础的,深得民心,想群众之所想,及民众之所及。

那么义军这么狂折腾朝廷不敢管吗?不是滴,义军也遇到了明朝政府的顽强清剿。崇祯帝还是不白给滴,先后派出多路人马大将平叛农民军,其中最为代表的是这么几个人物。

头一个就是杨嗣昌。出任兵部尚书时,明王朝已陷入内忧外患的泥潭中,清军多次入塞,威胁明朝京师安全;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等几十万起义军在中原流动作战,更是明朝腹心之患。杨嗣昌莅任前的崇祯九年(166年)七月,陕西巡抚孙传庭在黑水峪大破起义军,生擒高迎祥,局面有所好转。杨嗣昌在守制时关心时局,因此在出任兵部尚书后就已对明朝的未来有了详细的规划,加上他熟悉典章故事,工于笔札,富有辩才,每次皇帝召见时,都能思如泉涌,侃侃而谈,与前任兵部尚书的呆滞木讷之状迥然不同,因此崇祯帝每次召见他的时间都远远超过规定时间,对他几乎言听计从,甚至惊叹:“用卿恨晚!”

杨嗣昌还是有些本事,脑子来的快,想的事多。他对明朝未来的规划可归纳为三点:一、攘外必先安内;

二,足食然后足兵;

三、保民方能荡寇。

其对策主要集中于前两点。对于第一点,他认为天下大势好比人的身体,京师是头脑,宣、蓟诸镇是肩臂,黄河以南、大江以北的中原之地是腹心。如今形势是烽火出现于肩臂之外,乘之甚急;流寇祸乱于腹心之内,中之甚深。外患固然不可图缓,内忧更不能忽视,因为它流毒于腹心,如果听任“腹心流毒,脏腑溃痈,精血日就枯干”,徒有肩臂又有何用呢?所以他主张先与清朝和谈,稳住京师附近的局势,专心致志、一鼓作气的剿灭农民军。

对于第二点,他建议增兵12万,其中步兵4000人,马兵6000人,并增加饷银280万两,采取均输、溢地、寄监学生事例、驿递四个途径。于是崇祯帝在他的建议下先后向民众加派剿饷和练饷。

杨嗣昌所提的三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之铁血辽东】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九章龙争虎斗〗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52/52701/15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