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百九十六回 验证历史1(1/3)

公元66年月,倭国天皇命毛野君稚子、间人连大盖等倭将率军2万千人,渡海登上了朝鲜半岛,也采取了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接攻击新罗军,占领了新罗的沙鼻歧、奴江两城,切断了唐军与新罗军的联系,试图减轻百济残军的正面压力。

5月,唐右威卫将军孙仁师率000援军登陆仁存,并很快攻陷了熊津,与刘仁轨、刘仁愿部合兵一处,军势大振。另一路是新罗武王(原太子金法敏)率新罗军,再次攻入百济。

会师后,唐军主要将领和新罗武王召开了联合军事会议,会议决定了作战计划:迅速攻克百济残余军队的最后大本营周留城,由孙仁师、刘仁愿和武王指挥陆军从陆路围攻周留;由刘仁轨、杜爽率水军从水路经熊津江进入白江,封锁白江的出海口,彻底切断周留与海上的联系。当然,武王出席会议只是形式,并无决策权,一切都是唐军将领了算在此时,倭国又向百济派出了10000余援军,倭军在百济的总兵力达到2000余人。

周留城座落在白江上游不远的左岸,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8月1日,孙仁师、刘仁愿所率的唐军陆上部队和武王所率的新罗军组成联军陆路部队开始对周留进行总攻,周留城外的敌军据点逐一被攻克,百济和倭国的守军相继投降。联军陆路部队完成从陆上三面包围了周留城的态势,但从周留至白江口一线尚在百济和倭军的控制下,白江口系朝鲜半岛上的熊津江(今韩国之锦江)入海处形成的一条支流,白村江的入海口,百济可通过白江口得到倭国的海上支援,从而恃险固守。所以,白江成了百济生死存亡的最后生命线,双方都誓在必取。

封锁白江口的任务落在了刘仁轨率领的大唐水军身上。这支水军拥有战船10艘,大部分都是楼船、斗舰一类大型船只,兵力约000人。当刘仁轨的水军迅速完成了白江口的布防后,8月2日,倭国的第三批援军也到达了,倭军拥有00艘战船,但都是些型船只,兵力约为12000人。从两军实力对比来看,倭军的船只、兵力虽多于唐军,但唐军船坚器利、装备优良,战斗力强于倭军。

倭军率先向唐军发起了进攻。历史上中**队和日本军队的首次大规模战斗在白江口展开。两军接战后,久经战阵、训练有素的大唐水军在刘仁轨沉着、冷静的指挥下,整支舰队进退有序、机动灵活。唐军以两艘战船为一组,远则以火箭攻击,近则以船头冲角撞击,充分显示了一支正规常备军和指挥官的高超军事素质。而倭军是由各地豪族私人武装仓促下纠合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周花匠】最新更新章节〖一百九十六回 验证历史1〗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49/49908/200.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