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 襄平整军(3/4)
用,并没有必须没有外展的压力,而外面四邻,在燕国贵人看起来,都是穷苦困顿的,开疆拓土,也并没有太多的意义。
同时本郡丁口太少,自身兵力自然不足,虽然四周各部各国实力不强,但三面皆敌,辽东郡严防死守毫无问题,但要大战四方,还真是力不从心。
卿陆作为国家老臣,镇守辽东,当然也想建功立业,但现实如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安心守成。
在这个时代,丁口就是实力,人多力量大,乃是真理。
太子丹当初收拢秦军降卒,将其大部遣入辽东、辽西等地,一来是隔绝这些降卒和故国的联系,免得敌军来临时成为内患,二来也是要借此增加辽东的丁口基数,促进辽东等地的发展。
十万降军进入辽东辽西等郡,极大的促进了各郡农耕的发展。
虽说辽东辽西等地气候远比燕南气候冷的多,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不能像燕南一样推广一年两种,但这些新遣入的都是丁壮,个个身强力壮,又都是农耕熟手,况当初从武阳发过来时,太子丹不但派农官随军指导扶持。更调拨了大量各种新式铁制农具和牲畜在屯田军中应用推广,故而屯田耕作发展极快。到现在开垦的田地已经不下三百万亩。
单是今年,屯田军蓄积下来可供调用的粮草就近二百万石之多。
在这个时代,充沛的粮草,为辽东辽西的兴盛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去年底,太子丹东巡辽东,辽东郡又发现了大量的铁矿资源。
鞍山,那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钢铁基地,至于本溪抚顺等地,更是因储煤丰富而成为资源重镇。
更重要的是这些煤铁资源不但储量丰富,而且开采甚易。
有了这些资源,辽东郡的发展潜力之大可说出乎当世所有人的想象。
但要开发这些资源,首要的是要有充裕的人力。
而大量的人力进入冶炼矿产行业,是需要有大量的粮食供应作为保障的。
正是看到了屯田军粮草生产的巨大能力,太子丹才毫不犹豫,当即从武阳和蓟城等地调集大量工匠进入辽东,协助辽东发展冶铁铸造,要把辽东发展成燕国的又一个冶炼中心。
太子丹不但调了数千工匠的进入辽东,太子丹更从内地引入巨商进驻襄平,鼓励其从事工坊事。
在诸侯各国,随着秦国的日渐强盛,商君以耕战为本,工商为末的治国策略也逐渐为诸侯所熟知和信服,虽说各国传统有所不同,但诸国治政的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斩秦】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八十三章 襄平整军〗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46/46467/384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