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儒门(2/3)
十分恶劣了,城内不说人心惶惶,也好不到哪去。曹仁、夏侯惇、徐晃这些人还可以,对曹操忠心耿耿,能效死命。
但你一下安插进上千人,怎么分配权力,到时候这些人结党营私怎么办?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儒门一定会拧成一股绳的,那样一来,曹操的势力就会被活生生撕成两块,外有强敌,内部分裂,内忧外患之下,这不是找死是什么?
第二,你还能指望这些儒门弟子奋勇杀敌,这更扯淡,人家来你曹操这里就是为了保护自身,将来把儒门发扬光大的,指望这些人替自己送死,别做梦了,人都死光了,还怎么把儒门发扬光大。再说了,他们真有那血性,早就在李重的大营中起义了,还能屁颠屁颠的跑到洛阳来。
当然,这也不是说儒门就真的那么不堪,自古至今仔细算算,能杀身成仁的仁人志士有几个?不光是儒门,别的门派也好不到哪去。
第三,粮食问题也很重要,尼玛曹操也很穷的好不好,被李重围城好几个月了,军些粮草早就捉襟见肘了,一下子多上上千张嘴,曹操也吃不消。
虽然几千人不多,但到了现在,曹操已经吝啬到极点,不说扣屁2眼吮手指,也好不到哪去了。
最后,曹操也不怎么信任郑玄,谁知道这老货是不是来卧底的。
诚然,郑玄的人品不错,称得上伟光正,但涉及到一个门派的荣辱兴衰,就是再伟光正的人,也能干出卑鄙无耻的事情来。
而且还有一点,儒门的学说确实不错,修身养性,这点李重也承认。但是,只有学习,研究到一定程度,儒生才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不然的话,儒门也就是一个普通门派而已,跟江湖上的武林门派没什么区别。
再者说,纵横家,墨家,法家的人也不缺乏杀身成仁的勇气,精神境界,并不是儒门一枝独秀的。
反正曹操说什么也不接受郑玄的投靠,但曹操也没把话说死,满口都是等我击败李重,再请老先生治学为官,将儒学发扬光大,现在兵荒马乱的,郑玄先生还是留在家中确保安全为上。
当然,才这纯属屁话,郑玄用膝盖想都知道是假的。
到了第三天,郑玄等人灰溜溜的回到李重大营,声称此次冥顽不灵等等,总之把曹操鄙视的一文不值,不如李重英明神武。
李重也不傻,见到郑玄有服软的迹象,当即表明,这次科举的题目就由郑玄拟定。说是拟定,但李重也不会把权力都交给郑玄等人的,不过再怎么说,儒门一派总算得到了好处,跟别的学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三国旌旗】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五十六章 进退两难的儒门〗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45/45977/50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