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黄梅戏研究所(1/5)
董理提着前襟,身后跟着两个随从,兴冲冲地转回玉皇街附近的两把青菜胡同,走到一处院子前,抬起手拍响了门。
吱嘎门开了,露出个青衣小帽的男子,惊喜地叫出声:“董管事回来了。”
董理走进院子里。
院子有一百多平米,站着十几人,大多数是女子,穿着棉袄布裤,在空地练功。
有一队鼓乐手,几乎都是男子,坐在一角,鼓、钹、小锣、大锣和高胡,叮叮当当,咿咿呀呀地奏响着。
黄梅戏最开始时,叫采茶戏、黄梅调,台上一般有七人唱戏,台下三人演奏鼓、钹、锣打击乐器,参与台上的帮腔。
叫三打七唱。
昆曲流行一时,安庆黄梅调老艺人吸收长处,尝试用二胡、琵琶等丝弦乐器伴奏,效果都不佳,试来试去,最后改良了高胡,这才定了下来。
后来又加入扬琴、竹笛,使得伴奏更加丰富。
众人看到董理进来,纷纷打招呼。
“董管事回来了。”
董理提着前襟,含笑点头回应,径直走到北屋正间前,有人替他掀起厚厚的棉布帘子。
走进屋里,里面暖和如春。
屋角摆着一盆火炭,火苗正旺。
俞巧莲一身袄裙,在屋中间闭着眼睛练身形。
举手投足之间,活生生一位英姿飒爽、光彩夺目的状元郎。
董理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不出声打扰。
后天就要去南苑畅意馆戏院正式演出,身为班主的俞巧莲叫全戏班休息三天,养精蓄锐。
说是休息,但日常的练功却是万万不敢耽误。
反而随着正式演出的日子即将到来,戏班上下显得更加紧张。
外松内紧,大家都自觉地悄悄加练起来,搞得俞巧莲以班主身份,再三叮嘱大家,千万不要用力过猛,弄伤了嗓子或者手脚,耽误了畅意馆的演出。
俞巧莲一套身形行如流水般练完,脸红如春桃,鼻尖上渗着汗珠。
“舅舅,回来了。”
董理上前去,在正墙前右边的椅子上坐下。
俞巧莲在左边椅子上坐下,中间隔着一张枣木红漆桌子。
端起茶杯咕隆喝了两口温茶,茶水还没完全咽下喉咙,俞巧莲迫不及待地问。
“舅舅,事情办好了?”
“办好了。”董理从袖袋里掏出两张纸来,摆在枣木桌面上。
“这张是南城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朕就是万历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六十九章 黄梅戏研究所〗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27/327518/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