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五十五章 儒家必修课(2/3)

,正己之途则在自觉修身,儒家正可以让大秦黔首修身明智,不至于轻易被那些宗教蛊惑!”

我点点头,赞同道:“不错,这正是朕之所想。况且儒家未必不可以成为儒教。”

“呃……”叔孙通有些迷茫,疑惑道:“陛下此话何意?”

我解释道:“儒家的‘教’指教化,也就是传播自己的思想,而宗教则是信奉神灵,既然如此,何不将儒家先贤供奉于庙宇之中,让黔首信奉这些实实在在的人,不比信奉那些虚无缥缈、从未有人见过的神灵要好吗?大秦如今实行科举制,只要想通过科考入仕的人会不诚心信奉孔子吗?自然会按照儒家的思想检点自己的言行。”

叔孙通一时有些转不过来,毕竟他没接触过真正的宗教,不知道把孔子抬进庙宇会是什么效果。

看他们有些迷茫,我呵呵一笑道:“此事不用着急,朕心中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实现起来肯定没那么容易,儒家归为百家二科,但学正科主要也是学习的儒家典籍,将来儒家做官的人多了顺理成章就会实现。”

文庙的建立自然不能强推,不然一面鼓励百家争鸣,一面又为儒家立庙树圣,恐怕大秦立马就裂开了,是真正的裂开……

几人点点头,不再纠结,有博士问道:“敢问陛下,其二作何解?”

我收敛了笑容,面色严肃道:“第二则是为君!《诗经·小雅·北山》中‘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一句,不知道被多少人用来表达天下是皇帝私财的忠君思想,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后面一句‘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你们说说作何解?”

有人拱手道:“陛下,臣以为此处的‘王’并非只是字面意义上的帝王,解释为‘国’更为贴切,天下之大,都是国家的土地,天下百姓,都是国家的臣子……”

后面的话却没敢继续说出来了,我接着将话补充完整:“所以皇帝代表的是国家而不是个人!”

我看了看众人,毫不避讳道:“皇帝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一定是明君,倘若皇帝从出生起就认为天下是自己的私财,那他可能会以一人之心夺万民之心!儒家推崇尧舜禹,不以地位为重,而是以民为天,从这点上说对普通百姓是有利的,最起码可以保证帝王是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看待天下,一定程度上抑制整个天下是帝王私财的想法,如此可让皇帝明白自己的责任,尽心处理政事!”

秦朝时的儒家还没有经过魔改,倘若能继续发挥他们以民为本的作用,当然是要重用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家父秦始皇】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五十五章 儒家必修课〗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18/318565/25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