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2章 出征(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凌风。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馀忠。    渐入寒冬百鸟归,凌烟阁前誓师回。不曾相闻两行泪,家国二字难相随。剑指高丽敌胆摧,赤焰弓下抖虎威。三千烈火英魂铸,红缨枪下枯骨堆。    这是唐朝李世民征高句丽时写下的一首诗,名为《伤辽东战亡》。    描写了征高丽的战况是多么的激烈,很凄惨。    这次太子李承乾与李慎一起去征高句丽同样得到了全大唐的关注,尤其是群臣的关注,    本来征高句丽李世民是准备御驾亲征的,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却换成了李承乾。    这对于世家这些不希望李承乾当皇帝的派系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李承乾如今欠缺的就是军功,如果这次凯旋而归,那李承乾的地位将稳如泰山,无人能够撼动。    出征的日子终于来临,一大早人们就聚集道东城门外,因为这里是举行誓师大会的地方。    今日李承乾依旧是一身银盔银甲,跟演武的时候穿的一样,后面除了五千太子六率以外,还有十万兵马。    这次出征前头部队的十五万兵马已经出发了,运送物资还有重型的攻城器具。    李承乾带领的只是十万兵马前行即可。    李慎没有的主意没有像前世看的一样,采取两面作战,从海洋直取平壤。    这次的目的本来也没打算速战速决,既然是给李承乾刷声望,当然是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从高句丽的西边小城一点一点慢慢蚕食,大量吸收高句丽的百姓,以仁义之师的名义,宣传大唐百姓的待遇,比如,大唐百姓成年就给地,大唐百姓的税收比高句丽低等等。    让高句丽的百姓对大唐充满向往,其实按照李慎的想法,再来一次救民行动。    之后在撤出去,让百姓在享受一次他们朝廷的冷漠的残忍,之后再攻打会更容易一些,    只不过李世民觉得这样太伤民了,所以还是慢慢来。    清晨的太阳从东方升起,当第一缕阳光照射在大地的时候,也同样照射在东城的十万将士身上,    一身铠甲金光灿灿,还真就有一种满城尽是黄金甲的感觉。    李世民和大臣们来到城楼之上,李世民看着骑着战马而来的太子,犹如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而高祖也是站在这里送自己出征,这难道就是传承么?    “诸君凯旋。”李世民没有多余的话语,十万人说了也是白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贞观小闲王】最新更新章节〖第362章 出征〗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17/317387/37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