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一〇二、热议(3/4)

。所以他直接让陶文霞把人带到图书馆,让大家看了再说,省得浪费口水。

图书馆门口有工作人员,给每位参观者发一身没有口袋的白大褂,还有一副口罩、一双手套,感觉不像进古籍特藏库,倒像是进。有位二三十岁戴着金丝眼镜的青年看着套装,愤愤然说道:“什么意思?你们这是防贼呢?”

陶文霞正在介绍参观方法,闻言笑着反问道:“您应该不是学古典文献学的吧?”

“什么意思?”

“你要是学古典文献学的话,一定知道清代乾嘉以后《永乐大典》副本是怎么散佚的,也就知道为什么我们会这么做。”陶文霞点到为止,没有细说,转过身继续招呼各位:“各位老师、各位同仁,考虑到古籍保护恒温恒湿、防水防火的要求,请大家穿戴好防护服,不得使用闪光灯拍照,遵守工作人员安排,有序入库参观!”

那位年青人有些懵:“她说的什么意思?我怎么听得稀里糊涂的?”

“看来你真不是学古典文献学的!”旁边一位胖乎乎的学者摇了摇头,细声慢语地解释道,“《永乐大典》副本其实在明代就有散佚,不过不多。在清乾隆三十八年修《四库全书》的时候,经过认真清点,已经遗失2422卷,大概一千多册。但对于《永乐大典》22877卷、11095册这么庞大的体量来说,不过是十分之一而已。”

“然后呢?我听说现在全球只剩下400多册了,其他是怎么丢的?”

“这就是陶馆长刚才说的。在《四库全书》修好之后,《永乐大典》副本被视为无用之物,束之高阁,蛛网尘封,虫吃鼠咬,无人过问。有些利欲熏心的官员知道《永乐大典》的价值,趁机开始偷窃——”

“那她还不是把咱们当贼防!”

“对啊,就是防贼。毕竟这是有前车之鉴的!”那位胖乎乎的学者一边穿白大褂一边说道,“你知道当时官员是怎么偷《永乐大典》的吗?他们早上进翰林院的时候,随身带着一件棉袍,装在包袱里;晚上下班的时候,就把两本《永乐大典》包入包袱里,把包袱里的棉袍穿在身上。看守人员见到他们早上带包袱来,晚上带包袱走,就没有起疑心。经过他们盗窃,再加上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京城时大肆劫夺,到了1895年清廷重新清点《永乐大典》的时候,就已经只剩下800册左右。”

那个年青人终于明白过来:“今天来参会都是有头有脸的,怎么可能做出这种行径?我看他们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史上最强大学】最新更新章节〖一〇二、热议〗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13/313284/106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