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03章 镇国之器(3/9)

呢?

自己劝过他,所谓的风水遗址可能只有青龙山那一座,再如果找不到,就算了。

何安邦和马献明也打电话劝过他:钻牛角尖无所谓,但你别无中生有啊?

小于、苏导都劝过,吕院长来了以后也劝:元朝存在时间那么短,可能引龙的术士还没来得及布置大阵,大元就灭亡了……

以及闫副厅长、锡盟的三位领导,甚至在通辽一起开过好几次会,一个桌子上吃过好几次饭的两位区领导也打过电话:

风水遗址找不到就找不到,何况已经找到了古城,我们已经非常非常感谢李老师了。

言下之意:李老师,您别为难自己……

但谁劝都不听。

结果呢?

来,说不说他犟了?

说不说他无中生有了?

所以,哪有什么不知不觉,哪有什么潜移默化?

这小子一直都这样,甚至两人没认识之前就这样,当初全都是自己的错觉罢了。

也是一如既往的优秀……不,越来越优秀。

一阵恍然,王永谦看到,李定安让技术员把国书和降表,以及诗绢的照片投放到了外面的屏幕上。

反射过来的光线很强,李定安的脸被照的格外的亮……

……

当看到屏幕上的图片,领导们也愣住了。

国书?

史书中,对这东西的记载很多:建交、遗使、纷争、抗议、声讨、征伐,乃至议和。

但也止于记载,剩下的,别说实物,后人甚至连国书的大致内容写了啥都不知道。

因为写史书的人也没见过。

那流传下的有几封?

答案是零。

现在,历史上的第一封,由皇帝口述,丞相代笔,再由皇帝亲手盖上传国宝印的国书出现了。

且清晰无比,明白无误的展现在众人眼前。

纪录被打破了。

但与之相比,珍稀、罕见,反倒成了其次。

澶渊之盟,从秦到清,历史上这种影响时代进程,历史走向的主要事件有几次?

只是假设,不好对比,但绝对不多。问题则在于,其他事件并没有记录以及见证过的文物留存?

那这一件,就无比珍贵。

当然,如果只是国书,领导们激动归激动,尚能自已,但看到降表,已着实无法保持淡定,以及镇定。

中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更新章节〖第403章 镇国之器〗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13/313126/424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