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58章 你这嘴开过光?(4/6)

分身,一模一样神情的两樽小像:咧着嘴,笑的很开心。

“确实是密宗佛像,欢喜金刚!”

李定安解释着,又仔细看了看,“土泌很重,但没有红锈,也没有沙锈和水锈,初步推断,和民国时的地震无关,入土时间要更早……嗯,至少四百年以上……”

四百年之前是万历时期,马献明判断明朝时期,没毛病。

放下佛头,李定安又看了看筒瓦。

大致就像一截剖开的竹桶,下端又加了个盖,平时所说的瓦当就是下面这个盖,俗称瓦头。

主要作用是分挡雨水,二是装饰,所以不但房屋上用,墓中也有。自秦起,从各代墓葬中发掘出来的很多,各朝都有。

主要辩别方法是看瓦当纹饰。

比如这一块:一只花篮,八枝莲花,既为八宝莲。

源自于八仙蓝采和的花篮,起始于元代,盛行于明清,为全真教经典纹饰“八宝纹”之一,又称八仙纹。

大多数的道教庙宇建筑、饰品,以及器物都有相似的纹饰……

嗯,等会……

想着想着,李定安又愣了一下:全真教的八宝纹瓦当?

旁边又是什么……密宗欢喜金刚佛头?

虽说都是中国宗教,但说实话,但两派基本没有交集……属于八杆子都打不着的那一种。

所以这两件东西凑一块,就挺诡异……

但再看材质:佛头是玄武岩雕成,瓦当是铁铝红粘土,十有都是就地取材,范围不会超过两公里。

再推断时期……嗨,八成也是明代的东西……

简而言之:这儿建过喇嘛庙,也建过道观,离的近不说,很有可能一块存在过……

稀奇了?

李定安放下瓦当,又往山上瞅了瞅:“左局长,这山上建过道观?”

“应该建过吧?”

什么叫应该?

左朋想了想:“要不怎么叫老道山?”

好吧,还真没办法反驳。

“你们没有考察过?”

“考察过,但都没什么价值,包括‘皇统四年’的一块残碑,再没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皇统四年,金熙宗完颜亶的年号?

这位崇儒尊道抑佛,以此推断,山上确实建过道观。

但不大可能一直留存到明代……

狐疑间,左朋又想到了一点:“哦……还有一点,其中有一座圆型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直播鉴宝,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最新更新章节〖第358章 你这嘴开过光?〗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13/313126/376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