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1/3)
九月初,归心似箭的诸凤池从西凉出发往刑州赶,因心里着急,日夜兼程,吃睡大半都在车上,一路上,丁山和孟贺三轮流赶车,逢驿换马,硬是把半个月的路程走成了不足十天。
诸凤池去西凉时,孟家田庄的稻子刚插下不久,回来时都己一庄田的绿豆黄了。
秋天傍晚时份,秋风吹过稻田,带着淡淡的稻子将成熟时的特殊甜香味,诸凤池掀开车帘,有些贪婪的嗅着风中那些甜香味,心里喟叹着:“终于到家了。”诸凤池自己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罗家湾的孟家别院已成了心里的“家”。
诸凤池回到时,田家父子己经把船造好,只等着下水检验了。
诸凤池回来当天,直接回了孟家别院的外院,在客房里草草的洗漱一下,吃了一大碗吴妈妈费了半日心力才做好的鲜鸡汤面,便迫不及待的去看船了。
船就放置在方田坳的院子里,用黑油布遮盖后再盖上一层稻草席子。船不大,约长十五尺,宽五尺半,高六尺。船采取了田子津的建议,建造成常见的“赤马舟”,但又与常见的船身细窄薄长的“赤马舟”又有些区别,这船身身呈橄榄状。除了三个桅杆外,与普通的战船相比,最特别的莫过于桨了。
一般的战船,为了提高船航行速度,多是在船舷上多开棹孔,以便放置更多的桨,以增加划船水手的人数来增加动力。但这船,左右只有一个桨,这桨与普通的桨又很不一样。孟无忧说这称之为橹。
橹与船桨的不同在于,它并不需要直接伸入水中划水,而是按照一种类似螺旋桨的原理进行操作。
为打造这个橹,不知费了田家父子多少功夫,原因在于,那孟大小姐只告诉他们,这橹有什么用,又该怎么用,可却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橹的下部类似桨叶,桨叶又固定在一桨杆上,再用一条绳子将固定在船上:绳子的一端系在桨杆上,另一端系在甲板上的环形螺栓上。这些,别说田氏兄弟俩人,就是田坤本人,之前也从未做过。更何况,还要在靠近橹平衡点的地方设一个支点,在这个支点上再系上一条绳子,以减轻操作桨叶的负担,又能在移动时确保它的角度是正确的。“顺桨”的状态便是通过拉拽这条绳子来控制。
让孟无忧无比惊喜的是,这些田家父子虽未见过,可是一旦自己解释清楚其作用和原理,田家父子三人愣是把它分毫不差的做了出来。
这让孟无忧更是好一番惊喜外,同时也更不忍心再把这父子三人,特别是田子津再困在这乡野之中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半城风雨半城秋】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三章〗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11/31155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