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声速or可变循环?(3/4)

不上,导致项目花落旁人之手。

实际上,考虑到航空工业方面已经在百吨量级的产品上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加上到那个时候涡扇20应该已经彻底成熟,所以200吨的型号,甚至有可能完全无需他本人操心……

这么看来,华夏的航空工业也属于是逐渐走上正轨,真正好起来了。

想到这里的常浩南突然有些感慨。

自打他重生算起到现在,已经将近9年时间。

而华夏航空工业也从造不明白二代半战斗机,一步步发展到能以大约30架每年的速度批量生产第三代战斗机,以及干线和大型支线客机。

同时还在紧锣密鼓地同时研发多个全新型号。

不夸张地说,基本达到了前世2014年左右的研发能力。

那么下一步……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关于第四代战斗机的论证也很快就会开始。

但这个过程应该不需要常浩南去做过多干涉。

并且,只要在涡扇10的基础上进行有限改进,就能使其升级成为一台标准的第四代涡扇发动机。

当年是考虑到华夏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不支持那么高的性能,才选择了相对保守的方案。

现在这么多年过去,给新一代战斗机同步提供一台对标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动机,应当并不困难。

至少不足以作为下一阶段的核心工作。

“是高超音速,还是变循环呢?”

常浩南突然感到有些纠结——

他自己当然可以支持两个项目一起推进。

但华夏目前能够提供的资源不支持……

好在,幸福的烦恼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发动机很快进入了稳定工作状态,而一个个数据点也随之出现在控制室的电脑屏幕上。

“报告常总!”

一名工程师的声音打断了常浩南的思绪:

“风扇和高压压气机工作状态稳定,未发现明显温度和动力学异常,外涵道进口总压145.3a、内涵道进口总压124.7a、总升压比41.7,受定子叶片背面间冷设备影响很小……”

“由于来流攻角的影响,短舱上、下唇口的外部出现了气流滞止点,下唇口内部的气流速度在最快处为马赫数0.861,短舱本身的总压恢复系数为99.62%,畸变指数1.13%……”

“……”

在没有安装燃烧室和涡轮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最新更新章节〖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声速or可变循环?〗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07/307120/1226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