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9 奥兰治亲王4(2/3)
其支持者。
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在威廉一世时期就进入了政界,非常善于外交斡旋,与英法结盟共同对抗西班牙就是他力主促成的。
在威廉一世死后,他又坚定的站在了莫里斯一边,辅佐这位年轻亲王一步步登上了共和国执政官的位置。按照中国的习惯,他就是托孤之臣。
但再亲密的人际关系遇到权力之后也会反目成仇,奥尔登巴内费尔特与莫里斯之间的第一个分歧来自于是否签订停战合约。
按照莫里斯的观点,尼德兰总督阿尔布雷希特七世提出的停战和谈是缓兵之计,不光不能上当,还应该乘胜追击,至少要把西班牙侵略者彻底赶出整个尼德兰地区才可以考虑和谈。
而奥尔登巴内费尔特则认为荷兰联合省共和国连年征战消耗太大,应该先签署停战协议,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最终两个人也没达成一致,只好由议会里的七省代表进行表决。结果不言而喻,莫里斯失败了,不得不和尼德兰总督签署了停战协议。
表面上看,这两个人是因为对战争走向的判断不同而产生了分歧,实则原因更深,是对权力分配方式的争夺。
莫里斯不愿意停战,就是要趁机抓权。只要战事不停,他就可以绕开议会在很多事情上一言九鼎。而奥尔登巴内费尔特正是不愿意眼睁睁看着贵族阶级的权力被国王一点点拿走,才不得已展开了反击。
阶级之间的权力争夺一旦开了头往往是无法善终的,从此之后荷兰高层就分成了支持奥兰治亲王的保守派和代表商人利益的共和派,两派之间斗得旗鼓相当,几乎在所有事情上都要发生争吵。
最终结果是谁赢谁输呢?此时必须借用一句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为了彻底打败对手,莫里斯不得不祭出了大招,也是他最拿手的办法,军队。
他先以宗教争端为由,宣布奥尔登巴内费尔特支持的阿明尼乌派为异端,然后展开大搜捕,一下子逮捕并处决了二百多人,其中也包括曾经的顾命大臣和战友。
是不是挺滑稽的?荷兰人民就是因为反对西班牙对新教徒的歧视和剥削才拿起武器反抗的,结果打来打去,当年的屠龙少年却成为了恶龙,开始在内部以宗教名义迫害政治对手了。
欧洲的三十年宗教战争实际上也一样,不要看名字,这场战争一点都不宗教,信仰方面的对立只是国王们拿来开战和证明自己正义的借口,骨子里争夺的还是权力和利益,没有半点新鲜的。
莫里斯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不明不清】最新更新章节〖1249 奥兰治亲王4〗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307/307072/124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