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4/6)

说完这句话后,孟光就转身离开了四方馆外。

而在孟光离开之后,得到孟光吩咐的车师国王,竟一时之间不知道,是否该回去。

但在思考了好一会后,觉得还是不要违逆孟光的车师国王,就垂头丧气地带着随从返回了四方馆中。

只是在回到四方馆内后,车师国王又立刻换上了另外一副面孔。

在孟光面前时,车师国王是一副谦卑、憨厚的模样,可在四下无旁人时,车师国王的神态却变得凝重、疑虑起来。

车师国王用手指不断摩擦着手中价值不菲的琉璃杯,不知在想着什么。

思考良久后,车师国王叫来一位亲信,给了他许多钱财,让他去打探下方才在门外看到的那两位使者是何身份。

车师国王总觉得,那二人的到来,会给目前的西域局势,带来不小的冲击。

至于这冲击是好是坏,就看调查到的结果是什么了。

...

孟光在离开四方馆外之后,就径直来到了相国府。

自刘备驾崩以来,大汉的政治格局就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局面。

在遗诏中,刘备曾为刘禅规划好了三位辅政大臣,但刘备偏偏未明确指出,三位辅政大臣中,到底是以何人为首。

“凡军国大事,由三府协力磋商,再奏闻少主。”

也许是刘备无法决断,也许是刘备有意为之,在刘备的这句话下,目前大汉的政治格局是保持着三府鼎立的局势。

三府分别是诸葛亮的相国府,糜旸的大司马府以及张飞的大将军府。

当三府的主人达成一致时,便可达到历史上“宫中府中,俱为一体:朝政大权,尽操辅政”的格局。

而从近段时间大汉朝廷的一系列人事变动来看,旁人不难判断出,三府本质上是各有分工,互相制衡的。

例如糜旸的大司马府,主要负责大汉的军事行动。

诸葛亮的相国府,主要负责大汉的日常政务。

至于张飞的大将军府,掌握的则是京畿一带的兵权。

当然了,虽说往大了说,三府各有不同的权力根基,但许多事都需要三府的相互配合才能施行下去。

既互相制衡,却又彼此都离不开。

这样的权力格局,在历史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为州 造势借势〗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690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