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伏击魏军 日月重开(5/6)
城河后,再以大张旗鼓挖通地道的方式让城内的曹彰放低戒心,从而致使他只想着守城自保,为汉军挖通地道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当地道正在挖掘之时,还采取了其他的方式,来不断降低本就薄弱的长安西面城墙的坚固性。>
等以上的准备工作都完成后,就是最关键却也是水到渠成的那一步了——由刘备亲手焚柱陷城。>
每一步都环环相扣。>
或许由于诸葛亮与杨仪不在现场,无法亲眼看到那一日长安城墙塌陷的壮观景象。>
或许由于糜旸并没用华丽的辞藻,让整封战报的内容初观显得有些平平无奇。>
但刚看到“焚柱陷城”那四个字后,杨仪的呼吸却不可避免地一下子变得急促了起来。>
杨仪自问他听说过不少攻陷城池的优秀战例,但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糜旸这样的破城方式。>
而且要知道糜旸焚柱陷的可是长安城呀!>
作为当世最雄伟的城池之一,长安城往日就犹如一位不可冒犯的巨人静静地坐落在渭水河畔。>
他的磅礴厚重,他的高大坚固,数百年来早就深深刻在每一位汉人的心中。>
可就是这样令人观之就会生畏的巨人,却在糜旸平淡的话语中,被他给轻易的征服了。>
这种强烈的反差感,反而让杨仪的心中浮现起从来未有过的震撼感。>
什么叫于平淡处见惊雷?>
这就是!>
处于震撼之中的杨仪,实在按捺不住内心激动的情绪,他再次抓住信使的手问道:>
“快说说,那日具体的场景是什么样的?>
诸位将臣的神色又是如何?”>
这一刻杨仪再也顾不上其他,他现在心中只有浓郁到快要溢出来的好奇感。>
杨仪之所以会选择问信使,乃是他知道信使很可能是那日场景的亲历者。>
只是信使虽是那日场景的亲历者不错,但肚子里没什么墨水的他,哪能用言语形容出来那日的场景?>
到现在他整个人还是懵的呢。>
可看着杨仪“咄咄逼人”的态度,信使怕得罪杨仪,又只能绞尽脑汁想着说出些什么。>
想着想着,信使突然想起在他离开长安时,由某位大贤写的两句渐渐在长安城内流传开来的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六百二十六章 伏击魏军 日月重开〗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629_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