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九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4/6)

的情势而言是做不到的。

糜旸在军中的声望自不必说,他做的推断是很容易让人信服的。

更别说糜旸还将详尽的情报放在众人的手中,看着那些情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糜旸的推断有没有道理。

可正是知道糜旸说的是对的,众人的反应才那么大。

因为这与他们心里一开始的预期,落差太大了。

本来想着能在不久后就能收复长安,但现在......

而众人之中,无疑刘备心中的落差最大。

糜旸在说完他的推断后,也一直在注视着刘备的脸色。

糜旸很清楚刘备有多么想尽快收复长安,但为刘备好,为大汉计,他必须要婉转的先让刘备打消这副想法。

就不说从当下的情势来说,刘备的那个目标本就不切实际,就说当下汉军中蔓延的骄兵思想,也必须得到遏制。

梁州大胜在极大激励起汉军士气的同时,也让汉军上下渐渐弥漫着一股骄兵之风。

这是不可避免的。

这种骄兵之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不少汉臣的判断,甚至连刘备也受到了这种影响。

不然众人心中的落差感又从何而来呢?

骄兵之风弥漫,求胜之心又太过急切,再遇上定下的战略战术不切实际,有着明显的错误,这会给汉军带来致命的隐患。

原来的三国历史上,有场着名的大战,便是这样造成的。

那场大战叫做夷陵之战......

糜旸是不可能会坐视这样的情况发生的,哪怕有一分可能都不行。

而糜旸一直注视着刘备的脸色,也是在探查刘备是否听明白了他含蓄的劝谏。

刘备亲征关中,能够将汉军的士气激发到最大,但同时也让糜旸的身份发生了转变。

在北伐之战中,他不再是决策者,而是一个谋划者。

这就代表着哪怕他有再好的谋略,若是刘备不同意那也是枉然。

而刘备是否会听从他的劝谏呢?

这一点糜旸心中也没底。

刘备是个性格很鲜明的统帅,他最鲜明的性格便是容易上头。

定军山之战与夷陵之战,都是他在上头的情况下打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一十九章 当头棒喝 不按章法〗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522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