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一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4/6)

郡,乃至整个益州的中下层官吏,大多还是益州本地士人担任。

若真按杨洪的命令那般,要想调集大量的人力、物力,那么无疑这些士人背后的家族利益,会受到严重的侵害。

在杨洪下达命令的不久之后,与当年汉中之战时类似的犹疑与不安,再度萦绕在众僚属的心头。

听着众位僚属七嘴八舌的讨论声,杨洪的脸色愈发难看。

可他并没有急着发火。

不能希望每个人都有足够的大局观,很多人都只会在他们相应的立场上,做出符合他们身份的抉择。

但越是这时候,带头的作用就越重要。

杨洪先是重重的咳嗽了几声,在杨洪的咳嗽声之下,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杨洪能被刘备任命为蜀郡太守,除去他之前立下的大功之外,还因为他本身在益州士人中那庞大的声望。

不然当年诸葛亮又何必特地问询杨洪呢?

在场面安静下来之后,杨洪用回忆的语气开口道:

“晋阳之围,悬釜而炊;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今我军亦可乎?”

“这是当年丞相询问我的一句话,今日我便借用这句话,以询问在场诸君。”

听到杨洪的这番话后,在场的诸位僚属,脸上都流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晋阳之围与长平之战,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被人认为最为荡气回肠的两场战役。

那两场战役的胜利者,在场的人都知道。

而在场的人更加知道,那两场战役之所以胜利者最终属于赵无恤及秦昭襄王,绝不仅仅只是张孟谈及白起的功劳。

就拿长平之战来说,当年秦昭襄王为打赢这场战役,几乎将秦国所有能调的人力、物力都往前线调,为的就是支持白起能打赢这场大决战。

难道秦国当年就不难吗?

难道秦昭襄王当年就没有想过放弃退缩吗?

可正是秦昭襄王最后的坚持,才生生将四十万赵军送入了死境。

众人都明白杨洪提起这两场战役的缘由——以古鉴今。

而在众人动容的时候,杨洪继续说道:“尔等可能以为,梁州之战与当年的长平之战类似,我军纵不济可以舍弃梁州,坐守益州。

可梁州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九十一章 悬釜而炊 汉人自强〗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493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