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3/6)
>
当时的环境也是如此,淡黄的烛光微微摆动。>
那时的糜旸是跪在气度深沉如海的诸葛亮身前,向诸葛亮讨教着治政之道。>
尽管那日距今已经过去许久,但那一夜诸葛亮对糜旸教导的话,糜旸一日不敢或忘。>
特别是那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这是诸葛亮心中的治政之道,而现在也是糜旸心中的治政之道。>
或许糜旸想在梁州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原因有许多个,但不想辜负那夜诸葛亮的传道解惑之恩,肯定是那诸多原因中颇为重要的一点。>
想起那位大贤的音容,糜旸脸上的疲累瞬间消失不见。>
糜旸是幸运的,他这一世得到了太多人的眷顾。>
所以他必须要对得起,那沉重如山的眷顾。>
他真的很想真正成为,诸葛丞相的入室弟子。>
...>
吕乂的办事效率是很快的。>
就在糜旸还未启程从南郑离开之时,由法邈负责草拟的“均田制”的详细内容,就已经在吕乂的安排之下,开始以南郑为中心,向着整个梁州快速的宣示而去。>
当不久整个梁州都知道糜旸要实施均田制之后,本来就处在动荡之中的梁州瞬间变得更加动荡起来。>
相比于之前在梁州发生的“诸姓之乱”,现在因为均田制所引起的动荡,更加体现在精神层面。>
毕竟之前三长制只是简单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但均田制这项改革,糜旸却是直接将触角伸向了土地方面。>
土地与人口,一向是封建社会中最敏感的两个政治底线。>
这种动荡大多只是发生在那些幸存的世家豪族之间,只是他们明知道这项制度对他们不利,但他们现在已经没力量阻止糜旸了。>
况且尽管均田制相比于以前的土地制度,让他们以后的很多手段都使不出来。>
但只要他们以后不整天想着荫庇人口与兼并良田,那么均田制这项制度他们也是会有受益的。>
在知道无法阻止的情况下,再加上均田制不完全对他们没好处。>
所以梁州中幸存的那些世家豪族哪怕心中有多不愿这项制度实施,但他们心中倒也没起来反对的念头。>
而对于陆续被解放出来的广大庶民来说,他们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七十八章 百姓欢腾 暗流涌动〗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382_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