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六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5/6)

能够抵挡长枪的盾牌,都是很沉重的。

因此那方汉军不可能将沉重的盾牌举起护在头顶。

对方阵势中的弓箭手并不多,再加上今日参加阅兵的士卒都身穿精甲,头戴头盔。

但在上千支流矢的攻击之下,还是有不少士卒被流矢射中倒地。

那些被流矢射中的士卒大多数都没性命之忧,但受伤是避免不了的。

两军刚一交战,就已经各有损伤。

就算到这一步,双方大军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图。

森严的盾牌依然在稳步前进,锋利的流矢依旧在场中飞舞,这一切都还原出战场中的真实场景。

可是随着一方的步步紧逼,另一方也慢慢退无可避。

既无法退避,那便战。

于是本来在退却的那一方汉军,立马在将官指挥下齐齐上前一步,挥舞着手中的长枪与长剑,与对方隔阵相迫起来。

数千声兵戈相击声以极快的速度传到高台之上,并且在不断冲击着高台上众人的内心。

在这种冲击之下,高台上的一位白发苍苍的官吏,他突然情不自禁的高喊道:

“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

“下马地斗、剑戈相接、去就相薄”!

...

这位学识广博的官吏一直在喊着这两句话,而随着他的高喊,他的眼眶中也变得湿润。

这两句话出自着名的史书《汉书》。

而这两句话记载的正是大汉国力鼎盛时,中央军进行阅兵时的场景。

当年大汉国力强盛时,万邦臣服,使节不断。

汉代的帝王就喜欢在各国使节面前开展阅兵,他为的便是向天下的人展现汉军的强大!

或许因为是阅兵,所以双方大军不可能真正的展开厮杀,无法真正体现战场的残酷。

但是对于同根同源的梁军来说,他们可以一个在男人的命令下,毫不迟疑的朝着前方的同袍挥舞兵刃。

他们可以不需要靠交口相传,单单听鼓声,观令旗,便能整齐划一的做出动作。

他们哪怕是击伤同袍后,也能毫不犹豫的继续向前,只因高台上的鸣金声未曾响起。

这一切的一切,无一都不在证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三百六十六章 演武之效 三长制出〗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368_5.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