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4/6)
这样的政治风气,在曹魏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曹魏要是有这番政治风气,早就统一华夏了。>
这便是一位伟大丞相的引导作用。>
后世人有人经常批判诸葛亮不会用人,是自己把自己累死的,但说这种话的人,完全是无视历史上季汉所面临的险恶环境。>
若没有诸葛亮的事必躬亲,若没有诸葛亮的表率作用,历史上的季汉拿什么国力去大举北伐,靠的难道是单单理想二字吗?>
历史上乃至于今世中的季汉,国力都远远逊色于曹魏。>
要想让季汉不被甩出太远,季汉的执政者唯有使出十二分的力气方有可能。>
这就是小国的悲哀。>
这也是历史上为何曹魏、孙吴都有长寿者,而季汉却很少有的原因之一。>
就像今年的荆州,若不是马良事必躬亲,亲自监督荆州粮食的收割及押运问题,关羽是肯定没办法这么快再次发动北伐的。>
糜旸看着眼前的马良,见他年纪不算大,头发中却已然出现丝丝斑白。>
而前一年自己与他相见时,他的神态还不是这般。>
由此可见这一年来,马良为国事操劳到何种程度。>
季汉的理想者,是真的无怨无悔地在燃烧生命,就为了完成那看似不可能的志向。>
对于这样的人,糜旸心中是充满着敬意的。>
马良不知道糜旸心中对他的敬意,他见糜旸身后的大军,跟着己方的僚属已经大部分进入大营中。>
他眼神中浮现出一丝担忧,而后伸出手虚引将糜旸单独引到一旁对着他言道:>
“左将军,近来良已然在大将军的身上闻到药味。”>
听到马良这么说,糜旸的眼神不禁一凝。>
马良的这句话代表着什么,糜旸很是清楚。>
他顷刻间用担忧的目光看向关羽的主帐所在。>
...>
汉中郡,南郑城。>
今日的南郑城,显得有些不同寻常。>
在一望无际的南郑城外的平原之中,有着众多的汉军士卒开始修建着营帐。>
而观那些人的军服打扮,与汉中郡中的汉军有着些许不同。>
在那些汉军士卒的兜鍪上,插着一根迎风飘扬的白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六十七章 大军东下 刘备去向〗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267_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