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2/7)

的名声成为三杰之冠。

当初许靖丧子,董允与费祎正要一起出席葬礼。董允向其父董和请求车驾,董和便遣一乘鹿车给二人。

董允见此,面有难色,费祎却从容走前先上鹿车。

及至丧所时,诸葛亮及益州诸贵人均已齐集,大部分人的车乘都很华丽。

看到这一幕董允神色犹疑,而费祎却晏然自若。

等驾车人返回府中,董和知道了这件事后,他便向董允说道:“吾常疑汝于文伟优劣未别也,而今而后,吾意了矣。”

因为董和的评价,费祎开始名声大噪。

也因为费祎在丧礼上的表现,所以诸葛亮从此对费祎开始注意。

费祎的名声刘备也有所耳闻,所以在听到诸葛亮推荐费祎时,他便答应了让费祎担任出使江东的副使。

在定下出使江东的正副使人选后,数日之后一支上百人的使团开始朝着江东进发。

...

江东,建业。

在建业城外的官道之上,一位身穿常服的威武男子正在带着随从视察着城外的稻田。

这位男子周围除了有数百位亲卫之外,在他的身边还跟着两位孩童,分别为一男一女。

这位男子正是江东之主孙权。

那两位孩童男的叫孙虑,女的叫孙鲁班,分别是孙权的次子以及长女。

本来作为江东的治所,建业城的治安一直很好。

而或许是有着家族基因影响,之前孙权凡出游时,亲卫随从都不会带领太多。

但是孙权的这个习惯,在遇到两位名将后,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那两位名将一位叫张辽,一位叫糜旸。

而在这两人之中,无疑糜旸给孙权造成的心理阴影更深。

那一夜的割须弃袍之辱,孙权至今还记忆犹新。

在有着悲惨往事的情况下,孙权彻底改变了他轻佻行事的习惯。

今日孙权带着两位子女及数百亲卫来到建业城外,并不是为了踏青。

身为江东之主的他,是来视察城外稻田的收获的。

因为地域差异,所以南北方主要种植的农作物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虽然在目前华夏人民的主要主食是粟米,但是作为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糜汉】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相之一 孙权认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80/280896/24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