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四章三教浅析(二十八)(2/3)

相所迷惑,所以不能够懂得。就如同身处明亮灯光的室内,是无法感触到璀璨星空之广博。

就拿如今社会现象来说,自私自利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肯定知道是不能单独脱离社会而存在这一道理的,可就是连举手之劳的小小善事都是不愿意去做,即便是天天烧香拜佛,何有福报这说?

单指相貌而论,最庄严美丽的是佛,佛的相好庄严无等伦。其他凡夫众生能得相好庄严的也不是偶然,均有其果报。佛经上说,如常常以香花供佛的人,他生来世会得相好庄严的果报。此外,能把一个环境弄得干净清爽给别人使用,也等于是供养别人的香花,他生来世不会变丑陋之身。

所以现在的寺庙之内,有些女孩子常常用烧香和献花来祈求,希望自己能够美貌。而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见到了那些看起来浑身脏兮兮的做环卫工作的人,往往是皱眉掩鼻而过。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说明了她们没有真正懂得佛经这一理论的缘故,连见佛像庄严心生欢喜和利益他人此种要点,都是匆匆一扫而过,岂非遗憾。

要说明此类道理,在这里拿一个佛典故事来加以分析:

在佛陀住世的时候,有一个中所提到的,希望各位哪怕是在一念之间疑惑的相信了这些,最终是为自己埋下了善意种子的缘故,就源于这一佛典。

再者说,该你的还是你的,在下不过是在旁边善意的提醒下罢了,没有说过‘信我者就得救’此类的言语吧。凡事都得从自身上找原因,您要是真心领悟了,修成了罗汉、天仙之流,那也是因为您自救的缘故,与我何干对吧?

此外,这故事内关于利益他人的问题,大家可以试想下;有的人常常抱怨自己命苦,说是遭到危难时刻没人出来挺身相救。问题是,谁知道他在日常生活之中是否真心的帮助他人?

如今这类人很多,终日自私自利没有一丁点为他人考虑的想法,在对待这类人的态度上要切忌注意:如果您不能做到像菩萨哪样去慈悲他,至少也要做到像孔子所教导的那种,不去鸟他。

这种心态就如同是,自己原本快乐的心境又何必要被他人的行为所左右呢,对吧?

在此奉劝各位,虽说佛家所提倡的‘日行一善’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于自己身侧所能够举手助力的事情不妨多做做,【助人即是助己】,日子久了,敢说您会有体会的。

呵呵,闲话少说,来看看当年的佛陀爷爷成功悟道后,有何打算呢。

佛陀得道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师】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四章三教浅析(二十八)〗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92/162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