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六章 张爱玲的“研究中心”的记忆(5/6)

长创作的张爱玲而言,不禁有些勉为其难并且偏偏在1970年国内这方面没有提出很多的新术语,所以张爱玲提交的工作报告里所汇集的词汇很少,这不免让陈世骧感到极大的失望再说,在生活方面,由于柏克莱的天气较冷,张爱玲也觉得有许多地方很不适应在给朋友的信中,她不时地提到感冒积食不消化眼镜找不到书籍丢失胃受了寒气等等

她在1970年6月10日给夏志清写了一封长信,从这封信里我们不难看出她的工作举步维艰而且殊不得意爱玲这样写道:

“我刚来的时候,就是叫写glossa

y(词语汇编),解释名词刚巧这两年情形特殊,是真没有新名词包括红卫兵在内

〃研究中心)又还有别人专做名词,把旧的隔几个月又出个几页字典所以结果写了篇讲“特殊时期”定义的改变,追溯到报刊背景改变,所以顾忌特多,没有新名词,最后附两页名词”这就是苏伟贞提到的那份论文《特殊时期》

陈世骧对这份报告显然不满意,拿给研究中心其他三位学者读了,都说不懂爱玲只得通篇改写一遍,然而陈世骧仍然说看不懂爱玲笑着说:“加上提纲结论,一句话说八遍还看不懂,我简直不能相信”

陈世骧生气地说:“那是说我不懂罗?”命令张爱玲再度改写,去掉报告只要名词解释并且生气地说去年要不是研究中心任务交代,早就不会再续聘她,要不随即解雇了她

这是张爱玲的最后一份工作,一年以后,当陈世骧教授因病去世以后,张爱玲也无法再在加州大学的研究中心继续干下去了

从这以后,她再也不肯委屈自己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好在此时,由于张爱玲的著作早已在宋淇夏志清的帮助下再一次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她的版税使张爱玲有了较稳定的稿酬收入,不需要为了维持生活而去申请各种基金资助,张爱玲终于可以干着自己热爱的写作工作,终于使她有了资本回归自己酷爱的孤独与自由,回到昼伏夜作的生活习惯中去,守望着她爱了一辈子的月亮

水晶先生形容:“我想张爱玲很像一只蝉,薄薄的纱翼虽然脆弱,身体的纤维质素却很坚实,潜伏的力量也大,而且,一飞便藏到柳荫深处”

一语成谶年,这只蝉自柏克莱的加州大学搬到了洛杉矶定居,深藏柳荫,从此靠着台湾《皇冠出版社》的版税开始了长达22年的隐居生活

ah

ef=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六章 张爱玲的“研究中心”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85_5.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