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张爱玲的“研究中心”的记忆(1/6)
赖雅去世以后,从此张爱玲又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她将开始自己与自己对话的岁月她的一生是一次旅行,一次朝着自己内心的完美的旅行
1969年,夏志清教授再次将张爱玲推荐给柏克莱的加州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的主持人陈世骧教授陈世骧是当时中国研究的著名教授,与夏志清之兄夏济安教授为同事,陈世骧也深知张爱玲的惊人才华
1964年那年在华盛顿开亚洲学会年会的时候,他们在“美
国
之
音”中文编辑高克毅那里见过一面,从而相识,他们还在一起吃过饭,夏志清兄弟均在
陈世骧教授在钦佩张爱玲的才华之际,在自己主持下的中国研究职位正好有空缺,便邀请她担任高级研究员,由她来担任对中国 专用词汇的研究,专门研究大陆政治术语爱玲曾经在 新政权下生活了3年时间,自然有研究的便利♀是张爱玲在美国的第三份工作
在此期间,据作家苏伟贞研究发现,张爱玲在这期间还写过两篇未发表的论文《特殊时期的结束》和《知青下放》的情况♀两篇论文就写于70年代初期,也就是在这里任中国研究中心的研究员时期苏伟贞回忆说:“我们不但可视为延续张爱玲《秧歌》《赤地之恋》的论述依据,更可观察张爱玲政治思维及离开大陆的真正原因”
陈世骧教授在自己家中宴请了张爱玲,作陪的有陈夫人及陈世骧在研究中心的几位华裔学生爱玲穿着一件薄料子的旗袍,深灰色,没有袖子,袖缘往里剪得很深,显得飘逸清瘦她安安静静地坐在沙发里,听陈世骧说话,自己的话却很少,有一句没一句的,声音很鞋而且她只和陈世骧说话,除了偶尔应和一下陈夫人的招呼外,其他人一概不理♀给人的感觉即有一份小女孩式的天真,又有一种冰冷远人的距离之感
赖雅死后,张爱玲便把自己与外界彻底隔离了起来,她在研究中心也采取了这种生活方式别人上班时,她在家休息,别人下班时,她开始上班,一直工作到半夜♀种作息时间使同事们无法认识张爱玲,有的工作了几年,也没有见过张爱玲一面,这次虽然是夏志清的再次鼎力相助,然而夏志清却不愿邀功
夏志清在自己的回忆里说:“张爱玲名气如此之大,我不写推荐信,世骧自己也愿意聘用的但世骧兄嫂喜欢热闹,偏偏爱玲难得到他家里去请安,或者陪他们到旧金山中国城去吃饭她也不按时上班,黄昏时间才去研究中心,一个人在办公室熬夜”
这项工作是一种纯学术研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六章 张爱玲的“研究中心”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