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四章 张爱玲的“夏志清”的记忆(3/6)

自翻译了这篇文章,分两次在《文学杂志》上发表,就此引起了台湾文学界对张爱玲的关注而在这之前,台湾普通读者对张爱玲是相当陌生的夏志清的评论,依据的标准是艺术上的,但他对张爱玲小说在衡的推广有了引荐意义

夏志清教授的哥哥夏济安是台湾大学外文系的教授,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新起作家都是夏济安的学生♀帮学生是台湾现代文**动的主要鼓吹者与发动者,他们对夏志清教授的文章印象深刻,进而对于张爱玲也开始加以仔细研究

几乎就是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张爱玲在台湾被重新“发现”了

夏志清,江苏吴县人,1921年出身于上海浦东,1942年6月自沪江大学毕业,1945年10月离沪去台北据他自己回忆,从大学毕业到赴台中间的三年里,在国内“只参与过两个像样的文艺集会:1943年秋天我在宋淇兄嫂家里见到钱钟书杨绛夫妇和其他上海的文艺名流;1944年夏天我在沪江英文系低班同学家里见到了张爱玲和不少沪江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他们都是仰慕张爱玲而来的”

那位“低班同学”家里,指的是沪江大学英文系毕业生章珍英女士;见面地点,是在章同学巨籁达路661号的家中;1944年,上糊是轰轰烈烈的“张爱玲年”

不过当时的夏志清正在埋头专攻英美文学,抱定宗旨不读中国当代作品,因此对张爱玲所知有限参加这样的一个文艺集会,夏志清的目的只是想“见到几位爱好文艺的聪明女子”,倒不是为了慕张爱玲之名

在那天的见面会上,他的视线一直被一位美丽的宁波小姐刘金川所吸引,后来追求了许久而未果;对张爱玲反而印象不深,只记得“她穿的是一袭旗袍或西服,站着谈话,笑起来好像给人一点缺乏自信的感觉听众围着她,好像也都是站着的”

为了这一次的聚会,夏志清1999年7月在《万象》第一卷第5期发表过回忆录《初见张爱玲,喜逢刘金川――兼忆我的沪江岁月》♀是我找了很多资料惊喜地发现了夏志清的这篇回忆录,夏志清用很长的篇幅详细地回忆了这个聚会,最后结尾风趣地写道:

“那天散会后,我一个人走回家,孙贵定张爱玲的谈话都不在我心上,因为我已完全给刘金川迷住了到家天还没有黑,我却叫小二帮我把床搭起来,要躺在床上无休止地去回想伊人,回想一个我为了她甘心堕入情网的神奇下午”

此后,夏志清在胡适的鼎力推荐下,得到了一笔助学金,得以赴美留学,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四章 张爱玲的“夏志清”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83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