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三章 张爱玲的“幽居隐居”的记忆(1/5)

自从赖雅去世以后,张爱玲成了完全自闭的一个人

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张爱玲的杰出才华逐渐被台湾香港大陆所承认,她的名声日益高涨,但这时候的她已经不再激动,她已经完全离群索居,谢绝一切邀请与访见,她选择了一种完全随心所欲的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没有了赖雅,张爱玲彻底地回到了自己的身边≡1968年以后,她似乎是一步一步撤出纷俗的现实生活,直到进入幽居隐居的状况她不为人知,也不关心外部世界她将自己置入了无声的时光

在外人看来,那一切,或是没有光的存在,或是一种永不可接近的神秘爱玲本人在基本与社会断绝联系,以及“幽居”以后的日子里,张爱玲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个人化”,几乎完全与外界没有任何往来

美国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詹姆斯?莱昂要了解赖雅的生前好友世界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的生平事迹,要写关于布莱希特的传记书,其中有重要的篇幅涉及到赖雅,莱昂打听到赖雅,知道赖雅已经离开人世,就又追踪到柏克莱大学找到张爱玲,消能够从她这里提供一些世界著名戏剧家布莱希特的一些生平资料和赖雅的一些介绍但是,这位教授的第一次求见便遭到张爱玲的拒绝他只好在夜间,等张爱玲出门到柏克莱大学研究中心上班的时候,才见得上一面

当张爱玲得知莱昂是要写布莱希特的传记书,而一反她坚守的遁世态度,热情地接待了莱昂后来,她还数次写信给莱昂补充布莱希特与赖雅的事情和介绍他们的情况每次在她给莱昂的信后结尾的地方,署名都是“你的友人爱玲?赖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张爱玲对赖雅的眷念♀是一种深深的怀念

据詹姆斯?莱昂的回忆录称:“言词中,她对赖雅这个在生命将尽处中拖累她写作事业的男人,丝毫不见怨怼或愤恨之情相反地,她以公允的态度称许她的先生的才能,说明他的弱点所在,并评估布莱希特与赖雅之间的交情”

我们来看看张爱玲在给莱昂的信中对赖雅的评价,莱昂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张爱玲认为赖雅这个人之所以迷人(甚至太过迷人),在于他是一个聪明过人的写作者(太过聪明以至于变得世故圆滑);在于他缺乏一种固执,一种撑过冗长严肃计划的忍耐性用张爱玲的话来说,赖雅少的正是“勇气和毅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张爱玲对赖雅的深深了解和热爱

历尽了浮世的悲欢之后,张爱玲不再谈论生活也不再哀婉人世的悲凉,相反,从悲凉中细细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七三章 张爱玲的“幽居隐居”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82.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