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三章 张爱玲的“台北行”的记忆(2/4)
均有诗集小说著作发表白先勇与陈若曦成为台湾著名作家)
那天,在台北的这家酒楼里,台北大学几个热爱文学的年轻人正在等着张爱玲的到来♀几个年轻人在去年刚刚办了一本文学刊物叫《现代文学》他们遵循着张爱玲的“出名要趁早”的名言,正在轰轰烈烈的干一番自己热爱的文学事业♀是一本纯文学月刊,资金是由白先勇设法搞来的,稿件是由这群年轻人自行组织起来的,主要是他们个人的作品,以小说和诗歌为主,也有少量散文
麦卡锡本人喜欢文学,与台湾现代文学界有较多联系麦卡锡与这些早期的第一代“张迷”交往十分频繁♀些文学界的文学青年创办的《现代文学》一出版麦卡锡一次就订下700本作为支持他还经常将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王桢和陈若曦等青年作家的小说翻译为英文,发表在美国的文学杂志上
白先勇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和王桢和是这本刊物的骨干,他们的作品有力地支撑起了这本在当时并不被看好的杂志,但在恶劣的文学环境里竟然也使它能够坚强地挺过了十年,在20世纪70年代初《现代文学》才告结束而此时它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在创作萧条的60年代台湾文学界掀起了一股清新强劲的文学新风潮,为日后台湾的文学繁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现代文学》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这几个年轻人自己在文学方面也都各有所成:王文兴欧阳子和王桢和都曾经出过自己的作品集,其中欧阳子又专攻文艺批评,在文艺理论方面有着不俗的成就而这群人里最为我们所熟知的就是白先勇,他的短篇小说集《台北人》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文学界最重要的收获之一,70年代末被介绍到大陆之后,对大陆的文学创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这次他们与张爱玲将要进行的会见虽然是美国驻台北美新署署长麦卡锡安排的,但却首先是张爱玲自己提出来的因为她看到一本《新声》的英文小说集,书中的几篇小说正是这群年轻人的作品,由麦卡锡选出并找人译成英文的,合在一起出了这本《新声》英文小说集
张爱玲对这群才华横溢的年轻人非常的好奇,于是通过麦卡锡安排了这次见面几个年轻人都读过张爱玲的作品,他们对张爱玲的兴趣远比张爱玲对他们的兴趣要大他们急于想知道,这位20年前震惊了上海滩的才女是个什么样子麦卡锡也消张爱玲能与那些崇拜她的人见见面,谈谈文学,增加一些写作上的交流
那天约好中午12点会面,客人却久久不至天气好热,好在餐厅里的空调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六三章 张爱玲的“台北行”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72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