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五九章 张爱玲的“旧金山”的记忆(4/6)

因为女主角的个性与外形,她是以林黛作为对象来创作的……岳枫接受这个任务后,常约林黛共同研读剧本,他们觉得张爱玲的故事剧本人物创造,果然不同凡响”

林黛原名程月如,1934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她的身世与张爱玲颇为类似,也是名门之后≈黛的父亲为著名的台湾前总统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先生,而父母离异,其后林黛随母亲流落香港,因被大导演袁仰安看到照相馆橱窗里她的一张照片而从此进入电影圈,改名林黛,是由英文音译而来;她也很符合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理想,19岁便以拍摄第一部作品《翠翠》一炮而红,从此成为香港两大电影公司“电懋”和“邵氏”的争夺对象,并在七年间蝉联四届“亚洲影后”的桂冠,这个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前期香港影坛,中国第一打女,曾被报界封为“武侠影后”的皱佩在自己的回忆录《与你谈心》里这样描写林黛:

“不管她的周围围着多少人,而且每个人都对着她‘恭维细语’的,她都只是敷衍点头而已,只要人群一散,她就又回到她的那个属于她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她可以在她的那张专用帆布椅子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静到让别人都忘记了她的存在”

这性格是不是也像极了张爱玲;而林黛她的结局则更是张爱玲所谓的那“苍凉的手势”年7月17日,林黛在自己的寓所服食过量安眠药兼吸入煤气双料自杀,年仅30岁;林黛的电影迄今并没有一部在内地公映,然而这并不影响她在电影史上的卓越成就,1995年,林黛被评为中华著名影星,而1995年这一年张爱玲在美国与世长辞

我真的不由得不赞叹张爱玲独到的视角,她为什么指定林黛作为她剧本的主角;不由得不叹息张爱玲为什么这样的欣赏林黛了她们俩是不是很像?真的很像很像!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今天的张爱玲爱玲没有职业,只是靠投稿生活♀位重量级的作家给我们留下的只是“绝世的凄美”有的人说张爱玲的作品是“无病的呻吟”;有的人说张爱玲的作品是“苍凉”;有的人说张爱玲的作品是“靡靡之情”

而用贾平凹的话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有张爱玲的作品读,这就够了”贾平凹还说:“当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很深明明知道读她乱我心,但偏要读”

我们再用台湾著名女作家施叔青的话说:“张爱玲的作品是我的《圣经》”

我们再套用一句现代作家苏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五九章 张爱玲的“旧金山”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68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