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五六章 张爱玲的“彼得堡”的记忆(1/4)

这是一个不够好的开始,张爱玲的第二次婚姻对她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在他们共同生活的11年当中,有相当长的时间张爱玲都是在担任着看护和保姆的角色,她的丈夫赖雅对她相当依赖,从生活到精神,都是这样的,因为赖雅的确是个老人了

他们结婚后,时刻都有一种风雨飘摇的不安定÷实上,就是这种不安定感让张爱玲做出打掉孩子的决定的,她无法保证给孩子一个平安无忧的生活

到了1957年4月,他们在文艺营的居住期又将再次到期,而且已经不能再次申请了,于是他们就近在彼得堡镇的松树街找到一家略有一些简单家具设备的公寓

公寓是一幢三层楼房,坐落在一条狭窄的坡型街道上,比较方便,然而公寓的租金是每月61美元,电费还不在内但是,因为他们目前并没有固定的收入,这笔房租就不能不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而且他们还必须添置床单窗帘以及各种用具,又得花一大笔钱赖雅没有一分钱的积蓄,他潇洒惯了,但这一次他也不得不正视生活赖雅写信给他的表嫂哈勃许塔脱太太,请求能支援他们一些日常用品,可悲的是遭到表嫂的无情拒绝♀使他们在搬家时的前两天焦躁不安

4月13日,刚刚下过一场大雪,张爱玲与赖雅开始搬家他们并没有多少家什,连箱子在内共有二十件,主要都是书和手稿,来往信件等等极具戏剧效果的是,当他们在乘出租车搬往城里的途中,《秧歌》的剧本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节目中播出,整个文艺营的文友们都在看电视剧《秧歌》,而这时他们奔波于生计当张爱玲与赖雅后来在旧金山补看时,感觉是《秧歌》拍摄的效果极差后来张爱玲在给宋淇夫妇的信中说:“《秧歌》惨不忍睹”这是后话

这次他们搬到了彼得堡镇的松树街公寓时,直到此时,结婚已经六个月的张爱玲才算在大洋彼岸有了一个真正的自己的家,一个属于自己的家,一个空荡荡的家尽管如此破落,但也是属于两个人空间的家了爱玲很是高兴

因为手头拮据,为了给新家买一些必需用品,赖雅每周两三次到附近的跳蚤摊上去买一些二手货,消能找到些便宜的生活用品,比如面包烘炉三夹板桌子木制小床等等♀些东西往往是用户多余的而只收一些象征性的钱,所以极为便宜有时候张爱玲就跟着赖雅一道去“淘宝”或去碰碰运气

一次,张爱玲看见有几件漂亮的绒线衫与一件完好无损的浴袍,加在一起才仅有3元7角5分钱,她大喜过望,全买了下来,回去一试穿,竟然也都合身,这让张爱玲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五六章 张爱玲的“彼得堡”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6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