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四八章 张爱玲的“文艺营”的记忆(1/5)

1956年2月,转眼间张爱玲来美国已经有四个月了爱玲来到美国以后,原以为她的英文小说《秧歌》会给她带来一些版税的收入但事实并非如此,那些评论家的“好评”,都是带有目的和政治背景的《秧歌》一出版后,因销路不好,便无法再版,这从另一个方面给张爱玲提出了警戒,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是千万不能再写的

后来出于对生活的考虑,宋淇曾劝过张爱玲,要她不妨先写一本畅销小说,奠定了文坛上的地位再说,而且还向她建议一个容易讨好的题材,只要动笔写就行

但是张爱玲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的,她说:“不!我绝不写自己不想写的人物和故事了”态度如此坚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秧歌》与《赤地之恋》对张爱玲的教训有多大

她的英文小说《秧歌》虽然由纽约司克利卜纳出版社出版了,但是由于销路平平,出版社没有再版的意思,因而司克利卜纳出版社对于《秧歌》很是失望,也没有对张爱玲新作品的出版有什么承诺,所以《秧歌》并未有给她带来多少经济收益,她又没有什么新作品出版△为一个职业文人,这无疑会给她带来经济上的窘迫于是,张爱玲不得不另谋出路

按照时间规定,张爱玲在女子职业的宿舍时间到了住不下去了,这是一种政府短期救济行为的避难所但是,她的生活久久没有多大的起色在这个美利坚众合国的国家里,她还没有办法弄到固定的收入

她于不得已之中,只好向一个专门为有前途的作家提供写作环境的基金会请求帮助♀个写作文艺营叫做“麦克道威尔”文艺营

麦克道威尔文艺营创建于1907年,是由著名作曲家爱德华?麦克道威尔的遗孀――玛琳?麦克道威尔夫人创建的,主要是赞助有才华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写作创作的地方

它坐落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山谷之中,占地420英亩,包括40多栋大小房舍别墅工作室和图书馆,是一座远离尘嚣的僻静庄园式的文艺营♀个僻静带有典雅风格的庄园,确实景色宜人由40多所房舍构成的文艺营建筑群里,其中包括28所大小不一彼此分开的艺术家工作室,一所图书馆,十来所宿舍和一所文艺营大厅(大厅是作大型社交中心和管理中心之用)♀里所提供的读书写作条件是十分优厚的而这些房子有的建在草坪上,有的是建在一片中等规模的森林中

1907年在麦克道威尔夫人玛琳50岁的时候,她创建了这个麦克道威尔文艺营,为了维持文艺营的开支,玛琳以独奏音乐会的形式四处筹款她想为更多的有才华的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四八章 张爱玲的“文艺营”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57.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