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一五章 张爱玲的“文化汉奸”的记忆(1/3)

日本侵略者宣布无条件投降后,被张爱玲预测到“更大的破坏”已经到来

抗战胜利后,因为日伪政府接收上海带来的寂静混乱和政治迷茫,使上海陷入了空前的混乱状态中内战的枪声又连续了八年的抗日炮响,无休止的战争,使一度欢庆战争结束对和平生活充满消的人们的心上重新又罩上了一层迷雾

张爱玲与胡兰成的一段婚姻,发生在国土沦陷的战乱岁月因胡兰成的政治身份,张爱玲的面目从此便蒙上了一层暧昧不清的迷雾

抗战胜利时,在报刊上也有文章对张爱玲抨击但张爱玲自身是笃定的,正如她当初选择胡兰成就没有从政治上考虑一样,最后于胡兰成分手也是因为胡兰成的移情别恋和性情浮华

就在张爱玲承受内心巨大情感波澜的同时,也承受了上海舆论界的一场大风暴♀时,对张爱玲来说,是她的一个突如其来的拐点

抗战胜利后,民众被压抑许久的对敌伪的仇恨爆发出来,其表现之一,就是舆论对上海沦陷时期所有汉奸卖国行为的声讨

民意表达的主要渠道,是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报刊,尤其是小报那个时候,报纸上天天都在点一些人的名,斥之为“漏网汉奸“,要求政府惩办

张爱玲也在被点名之列

当初关爱张爱玲的前辈们,如:柯灵竹铎和傅雷先生他们的的,不幸言中

由于张爱玲当初在《杂志》《古今》这样一些背景复杂的刊物上发表过作品,在沦陷时期黯淡的上海文坛不可思议地蹿红,还参加过《杂志》社为捧红她而举办的一些公开活动,这些当初的“幸运“,现在都成了她洗不掉的污点

当然在敌伪时期杂志上发表文章的人多矣,并没有人人都遭到清算,但是张爱玲是由日伪的《杂志》出版社捧红的作家,太过惹眼,因此也就首当其冲遭到“清算”

以现在知道的情况看,《杂志》是个“白皮红心萝卜”,是共产党地下情报人员的掩护机关,作为它的骨干作者也算不得什么问题,但真相是多年以后才解密的,当时的民众不可能知道这一层地下党的关系

而最成问题的,还是张爱玲与胡兰成的婚姻关系

中国古代讲“株连九族”,在传统的思维习惯中,坏人的家属也没有什么好东西所以声讨“文化汉奸”胡兰成,株连到家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舆论来势汹汹,言辞颇不客气

据张爱玲的张学专家陈子善先生的文章说:“1946年年末上海大时代书社出版的一本《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研究我喜欢的张爱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一五章 张爱玲的“文化汉奸”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40/12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