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过年 二(2/4)
小年夜也就信了,还不知道各地的习俗不一样。
过年前还有一样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所以前人有诗称年糕:“年糕寓意稍云深,白色如银黄色金。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
北方的年夜喜欢包饺子吃,而南方的年夜饭则少不了年糕,而且各地的年糕也有挺大的区别。
苏缨想起小时候过年的时候在外婆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和大姨小姨他们都挤在小房子里,大家都忙着做年糕,她们这三个小女孩就在一边窜来窜去,东摸摸西玩玩,净给大人添乱,挨了训斥也嬉皮笑脸的,那样的热闹才叫过年啊。
省的年糕犹如一个托盘,且甜咸兼备,品种非常多,苏缨和林达他们只打算做红年糕、白年糕、芋丸和肉丸四种。
年糕的制作,全凭手工,前一天就要先把米浸泡一夜,村里有石磨,大家排着队用石磨把米磨成浆。
把米浆装进布袋后,袋上放上石头重压,等水分沥干后,再将米团取出,加上配料、调味,然后放蒸笼中以炭火慢慢蒸熟。
要做出十斤的年糕,糯米与大米的比例约为八比二,再加上五斤红糖喝三两花生油,这样做出来的年糕粘粘的、香香的,软硬适中。
苏缨和林达还从没做过年糕,自然又是张德宝来帮他们,不过张德宝是老观念,说蒸制年糕的成败,关系着来年运气的好坏,所以蒸年糕时有一堆禁忌,例如不准说不吉祥的话,不准大声吵闹,一定要蒸熟等等。
真么闷头干活可把两人给闷坏了,偷偷在张德宝身后伸舌头做鬼脸。
除了红、白年糕,还有芋丸、肉丸两种节令小吃过春节必不可少。虽说原料也都属平常,但配料独特,便很有些“另类”了。像芋丸,原料为大米和芋头,但大米必须用早籼,芋头必用白芋。大米加小茴香磨浆掺上芋头丝,再加鱼露、盐巴倒进笼中蒸熟,放冷后再切成三角形块状,置入热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入口则酥,香嫩软兼具。
芋丸、肉丸外形并非是“丸”,而是直径半寸的“半丸”,也不知为什么要给它起个“丸”的名字。
做肉丸除了用白芋头丝、薯粉和红糖,还要加肥猪肉丁、酱油和盐巴。在参水揉成团状,放入笼中蒸熟。出笼时则变成半圆的咖啡色团,活像一块巧克力饼。那味道也怪怪的,除了甜,还有咸,出了肉味,还有酱味。
这四种年糕都做好了,才算大功告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种田记】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六章 过年 二〗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77/277509/118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