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20章 挽救北宋的方针雏形(2/4)

长此以往会导致物价飞涨,百姓还不得沸反盈天?你这出的什么馊主意呀!”

“不是这么算的,大家的收入也增长了呀!只要朝廷能控制好涨价的幅度,百姓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好。”傅斯年道。

“不对,你这不成!就算真如你所说,岁入虽然增长了,可能买的东西还是那么多,朝廷最终不还是白忙一场?”

傅斯年笑了,赵佶这理解能力可以呀,连购买力都琢磨到了。

双眼放光地凑近赵佶,傅斯年笑得异常奸诈:

“官家,你可别忘了,交子不是金银,那实际就是一张纸!只要控制在合理的发行范围,那玩意还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初期跟金银挂钩,待国力大幅增长后,百姓对朝廷的信心足了,还愁存在钱庄里的死钱不够多吗?”

赵佶又提出了一些担心,傅斯年几乎掏空了脑袋,将本就不多的金融知识详细讲解,慢慢打消了皇帝的担忧。

还真别说,赵佶对别的事不上心,一提到钱,那脑瓜转的飞快,始终都能跟上傅斯年的思路。

最后,赵佶总结道:“行了,我彻底明白了。你的意思其实就是让钱转起来,而朝廷有计划地从中赚取利益。”

“比如朝廷牵头大兴土木,将各类工程包给士绅,士绅再雇佣百姓。这样上下都有钱赚,朝廷其实也不亏。”

“本钱可以用多收的商税填补,还可以印更多的交子。那就剩一个问题了,万一中间出了什么纰漏,朝廷的钱周转不开怎么办?偌大的国家,可不像商号或是小户人家那样,遇到难关可以借贷周转……”

谁说不能?国债了解一下!

傅斯年讲解了原理,税收就是朝廷最有利的保障。

话都说得这么透了,赵佶自身的性格又让他犹豫了。

傅斯年凑近了道:“当然,这些都是需要多年才能见成效的,具体的方法还要慢慢摸索。我今天说这么多,就是想让官家先划一块地方出来做实验。”

“而最合适的地方,不是中原那些民生富裕的地方,而是要找一些落后的地区,比如拓边新得的土地。那里本就底子薄,没什么可失去的,要是成了,不也是意外之喜?”

赵佶最终同意了这个模式:“对,西北各路土地贫瘠,咱们先在那里试试。既然是你出的主意,还得是你自己去实施。不过那漫天黄沙的,你受得了吗?”

“自然条件倒是其次,边境稳定才是重中之重。我想请官家考虑一件事,那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最新更新章节〖第120章 挽救北宋的方针雏形〗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52/252550/12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