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戴森球计划》(2/3)

戴森球计划就仿佛亲自带着玩家去领略未来科技的魅力。

从一个简简单单的零件到最终建造出跨越星系的宏伟产物,那种白手起家,探索宇宙奥秘的使命感和史诗感无疑是令人血脉偾张的。

当然这仅仅是顾枫所了解的和理解的其游戏内核所在,有着如此史诗而又恢弘的游戏内核,吸引科幻爱好者、模拟策略游戏爱好者自然是不在话下。

但吸引归吸引,把玩家吸引来了总得想办法把人留住吧,如果只是普普通通、平平无奇的采集、建造、攀科技的循环,那无非就是个换了皮的种田游戏罢了

《戴森球计划》的玩法深度显然没这么简单,不谈玩到后期大佬们直接在星球上玩画图的秀儿操作,游戏的运营发展阶段其实就是相当有难度的。

随着游戏进程的不断推进,你会逐渐发现你前期的建造布局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毕竟是走的自动化路线,如何架设生产线可以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 如何布局才能让后续建筑的排布更加舒服,这些都是玩家需要去琢磨规划的问题。

若是从一个专业程序员的角度来看,游戏的前中期布局就像是一个可视化的软件架构图,玩家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做到高内聚,低耦合?如何做到模块化?如何设计能让接口尽量简单清晰?

玩到中期,这游戏又像是后端微服务架构,服务发现,消息队列,负载均衡,失败转移,高并发,高可用,这可比星际争霸的建筑学难多了,想要做好这些,还真不是随随便便一通乱试就搞得定的。

这周剩余的两天时间,顾枫都在整理《戴森球计划》的设计稿和需求文档,虽然是拿来给团队练手的游戏,但还是要给温梦留下一些发挥空间的,不过一口也吃不成胖子,顾枫还是会把大框架给弄出来。

基于这个大框架之下,他这次不准备给数值,科技树也只是大概模模糊糊给了七八成,美术风格给一张建筑原画让其有个风格参考就行。

他画的这个建筑的原画可是比原作的要精细多了,毕竟原作虽然已经尽力去把各种模型做得好看了,但因为性能的限制,这些模型的细节其实是相当简陋的。

这其实主要还是因为要降低宏观下星球的渲染压力,这也导致这游戏宏观视角下的星球看上去美轮美奂,画质似乎也还算精美,但拉近细看的话,还是挺糊的,模型也基本都是方方正正的,多边形很少。

而现在,不管是算法还是渲染技术,亦或是gu并行计算速度,都是要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重生之游戏开拓者】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三章 《戴森球计划》〗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52/252460/11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