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四章 收益(2/5)

。可惜我一直拖拖拉拉的,到现在还就建了个塔基,石碑还没有动工,朝廷召我回去,只有托付三郎了!」

「这个好说!」王文佐闻言笑道:「刘公请放心,我一定把这座石碑建的漂漂亮亮,让后世永不忘刘公的功绩!」

见王文佐答应的如此痛快,刘仁愿心头大畅:「现在想来,朝廷此番以你代我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毕竟我总是要回去的,总比到时派一个不晓得边事的人来替我要强。百济眼下的形势看起来虽然平靖,实际上却是危机四伏,一不小心就会前功尽弃,有你替我,我回去也安心!」说到这里,刘仁愿眼角已经微微湿润。

王文佐见状,也猜出了几分刘仁愿的心思,历史上刘仁愿所建立的那座记功碑历经千余年时光的洗刷幸运的保留了下来,这座石碑位于今天朝鲜忠原南道扶馀县,成为了印证唐军将士在朝鲜半岛辉煌武功的铁证。但他所建立的功业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仅仅在公元670年,新罗人就从唐人手中夺取了百济故地,很可能当时刘仁愿还在人世,亲眼目睹着自己毕生最大的成就就如此化为泡影,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

若想真正了解新罗人的胜利,就必须把目光投向一个更广袤的范围

。公元668年9月,唐军攻陷平壤,高句丽作为一个国家不复存在,这也宣布了唐——新罗联盟的告一段落。唐军在胜利之后,将高句丽贵族和数十万百姓强自迁入内地,分散安置。而这立刻激起了激烈的反抗,而新罗人则一面夺取百济故地,一面派兵支持高句丽余党的反抗,企图将唐军从朝鲜半岛排挤出去。而与此同时,西北的吐蕃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拔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唐不得不在朝鲜半岛采取守势,而不久之后的大非川之败更是打破了大唐帝国不可战胜的神话,这也为后来唐与新罗的多年博弈奠定了基础——经过多年的冲突后,双方以大同江为疆界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唐得以保留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而新罗占据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

王文佐当然不可能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一切细节,但有一点他是可以确定的——如果唐军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外来的征服者,那这场战争最后的胜利者就只可能是新罗人。唐人可以把百济和高句丽的王族、贵族、勇士、官吏、工匠、城市近郊的农民们迁徙走,但不可能把居住在边远山村的农民、猎户、牧民们迁走,更不要说迁徙之后会出现大片的真空地带,而靺鞨人、契丹人自然会填补这些空隙,成为新的居民,这些外来者比原先的高句丽人更加野蛮、彪悍、怀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霓裳铁衣曲】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一十四章 收益〗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45/245280/38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