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88、无实物推理/筛选真相(2/6)

出了结果......

首先。

嗯,这不愧是让李先安这个能干到局长位置的老警察都感觉到无从下手的无头悬案。

这个案子十分棘手。

刚开始,柳乘荫试图靠自己的能力挑战一下,结果就是......想了半天后,一点头绪都没有。

好吧,这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柳乘荫在不开挂的情况下,他在探案方面就是个纯外行。

在李先安等人一脸期待下,柳乘荫最终还是选择了开挂,对脑海中的想象出来的画面使用一次“解析”........

在“解析”中,柳乘荫看到想象中那原本在被害者的挣扎和与歹徒搏斗中变得凌乱的作案现场开始根据某些一些涉及到物理、心理学、化学等“约束条件”被“逆推导”了回去。

比如:本来因为摔落而破碎的杯子在根据这些规律为依据的逆推下,一块块破碎的碎片重新凝聚起来, 变回完好无损的样子, 接着,“飘”到半空中,在半空中被“复制”许多份同样的,然后分别回它落地前“可能”待的那些地方。

除了被摔碎的杯子外,其他被李先安提到过的细节也是如此。

很快,柳乘荫想象出来整个作为案发现场的屋子出现了许多处于“叠加”状态的事物。

转眼间,所有“事件”分别所拥有的“可能性”都被【终结解密】列举出来。

“解析”继续。

接着,通过靠各个“事件”间相互印证,从而排除那些相互矛盾的“可能性”。

像这种,遇到问题,把所有可能性都先列出来,然后一个个对照去试,逐个排除,留下最终答案的解决问题办法叫“穷举法”。

这么说呢?

感觉有点像玩“数独”。

呃.....又或者说,用这个办法来玩“数独”游戏,基本不需要什么脑子,只要按照这种思维不断根据约束条件“筛选”,最终就能通关。

很快,在不断的“筛选”中,“叠加”状态的事物瞬间消失了一大半,甚至有一部分事物已经脱离了“叠加”状态,被归位回了其案发前其所处于的状态。

剩下一部分之所以还处于“叠加”状态,这说明他们的“约束条件”不够充足。

这种情况下,要么是李先安描述得还不够足够详细,要么就是说错了,要么就是有遗漏。

不过这很正常,毕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李先安能不看档案的情况下仅凭记忆说出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我的人生狂跑偏】最新更新章节〖188、无实物推理/筛选真相〗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40/240505/18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