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4章 日新月异(2/3)
大提高,导致洋布的成本,比土棉布低得多。>
如今的华夏帝国,蒙古地区少说有上亿只羊,江南地区既有桑,也有麻。>
更重要的是,西域地区,由于日照时间长,再加上干旱的缘故,是棉花的天然高产区。>
由于人工运河的挖通,只需要在西域的阿克苏地区,就地将棉花加工成棉布,再将棉布从陆路运输至敦煌,就可以走水运,转运至东部地区了。>
广大的西域地区,阿克苏种棉花,水源充足的地方种粮食,水源不足的地方养羊,就可以形成源源不断的经济内生性的良性循环。>
粮食自己吃,棉花织成棉布,商人们吃不掉的产量,都由朝廷统一收购之后,再转卖至于中西部地区。>
从中西部地区换回盐巴、银子和各种先进的铁器,时间一长,就解决了西域移民们的生计问题。>
至于东部地区嘛,普遍种桑织麻和养蚕,这就具备了大规模生产麻布和丝绸基础。>
嘿嘿,这意味着啥?>
中欧贸易之中,除了传统的茶叶、瓷器和丝绸之外,还可以倾销棉布、麻布。>
棉布和麻布,属于是生活必需品,只要价格足够低,整个东南亚的好几千万人,就是天赐的大市场啊!>
算大帐,玉柱掏的三万五千英镑,虽然是一笔史无前例的巨款,却绝对是超值。>
而且,有了钱的戴维斯,还可以继续发明创造出,几十锭,甚至是上百锭的纺纱机。>
不能钱生钱的技术,就是消耗资源的无底洞。>
玉柱大笔一挥,抽调能工巧匠,在苏州、杭州、宁波、大沽口、泉州和广州,同时建设了六座近代手工纺织厂。>
历史的老记忆,改革开放之后,首先具备出口创汇能力的企业,就是国营的纺织企业。>
轻工赚钱,重工保国,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三年后,就在玉柱赚得钵满盆满之时,戴维斯又发明出了64锭的纺纱机。>
这一次,兜里有钱了的戴维斯,就不肯再把专利技术卖给玉柱了,他自己掏腰包,建立了一座工艺更先进的纺纱厂。>
玉柱并没有动用权力,肆无忌惮的破坏信用,抢夺戴维斯的技术成果。>
而是下了技术攻关的死命令,必须研究出100锭以上的纺纱机。>
市场经济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骗了康熙】最新更新章节〖第1134章 日新月异〗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32/232059/1034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