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四章 最为深刻的记忆(2/3)

并且因为这些人都是走投无路而来的,一个个也非常之听话,轻轻松松的被打乱编组了,没有闹出半点事儿来。

同时养活他们也非常简单,两稀一干,就足叫所有人都感恩戴德了。

所以,别看岛上的人口翻增了好几倍,可实际上养活他们的耗费比之此前的耗费也只多增长了倍余,秦朗轻轻松松的就承担了下来。

在继续大搞建设的同时,还一直在增强水面力量呢。

百十艘大小沙船,还有上千名水手,以及秦朗从流民和郁洲山岛上征召来的上千人,拢共两千出头,共同组成了郁洲山岛的水师力量。

别觉得这船均水手少,中国的硬帆船与西方的软帆船是两码事,在船只的便易操纵和驾驶人员上头,硬帆船完爆软帆船。

当然从船体的坚固和舰炮角度上讲,硬帆船同样会被软帆船完爆。

彼此的缺陷都十分明显,秦朗现在不需要追求后者,那是郁洲山岛上的造船厂开工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他现在只讲一个存在感。

上百艘沙船,浩浩荡荡的好大一队了,那就是牌面。

一艘载重两千石的沙船,大体上也就二百多吨,十来个人就是满配了。明早期的遮洋总,一船也不过二十军。

遮洋总是刘昀从沈家人口中听到的,秦朗也这才知道明前期时也曾经搞过海运,只是规模比之蒙元时期要小的多了。

秦朗的船队只有一艘五千石大沙船,两艘四千石大沙船,其他的多是两千石和千石的小沙船,两千来号人足够用了。

每艘船上都是新老混编杂编,这能最好最快的形成‘战斗力’。同时也最大可能的避免了水师舟船自主意识的产生。

现在这些沙船就主要是两个任务,一是从江南运粮食物资,那价格比之淮安更便宜;二是去海上打鱼。

靠海吃海么,郁洲山岛好几万人呢,在现如今这个没有冷冻仓,也没有大型养殖基地的时代,想要叫几万人都能吃口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打鱼便就成了最可靠最有效率的肉食来源。

甚至秦朗都鼓励他们去猎杀鲸鱼,虽然他根本不知道这个时间点上黄海究竟有没有鲸鱼。

但这些沙船上,装载的都有弩枪,还有小炮火枪,撞到了鲸鱼,不杀可惜了!

鲸鱼那可都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四章 最为深刻的记忆〗地址{https://wap.kkxs8.org/html/231/231970/5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